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两小题。
(甲)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甲、乙两诗的颔联都是千古名句,请任选一句,自选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蕴涵哲理等),作简短赏析。
甲、乙两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共同之处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概括这两阕的主要内容。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词人说“望”,写的内容却远超出视力所能达到的范围,词人选择的观察点很高,所写景象存在于想象之中。这样写有何妙处?
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内在含意。
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北山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①,直堑②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③,缓寻芳草得归迟。
【注】①横陂(bēi):横卧的坡堤。②直堑(qiàn):笔直的沟渠。③坐久:谪居中闲坐了很久。分析“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字的意思及表达效果。
两位诗人境遇相同,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明显不同,请简要分析。
赠吴之山明·王问
城柝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秋风凉。
看君已作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
阅读上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诗歌第一、二句用了哪些感官来写景?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诗歌第三、四句包含了诗人和友人吴之山各自怎样的情感?
古诗赏析:
书 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①夜雪瓜洲渡②,铁马秋风大散关③。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大型战船。②金国南侵,宋军在瓜洲一带将金兵击退。③诗人与金兵在大散关曾发生遭遇战。用形象地语言来描写颔联呈现的画面。
“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国时(人名)的典故。
本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 分)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作用?
“丞相祠堂何处寻”中的“寻”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