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的膜外的微型电流计F的两个微型电极,,请据图分析:

(1)a处受刺激后,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内表面的电位是(正、负或零)      电位。
(2)若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         能或不能) 产生反应,它           (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3)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             
(4)如果在电极a的右侧给一适当的刺激,此时a、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方向是                      ;在细胞A处给与一适当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5)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下图),从而测量出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速度。

①从神经元的结构角度来看,坐骨神经属于神经元的              部分。
②刺激1全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4×10-3秒,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5×10-3秒。刺激点离肌肉中心的距离分别为15厘米和l2厘米。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       米/秒。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上海卷.综合题一)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对某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调查后共发现54科390种鸟类。其中北坡有31科115种,南坡有54科326种。
(1)造成该保护区南坡物种远比北坡丰富度高的可能因素是______(多选)。
A.面积 B.气候 C.水文 D.地貌
(2)图1显示了该保护区内古北界等三大类鸟的垂直分布格局,由图可知,物种丰富度最大出现在海拔______。
A.1.6~2.5 km B.2.5~3.1km C.3.1~4.0 km D.4.0~4.8 km

研究显示,保护区内地雀味的形态与ALX1基因高度相关。图2显示MG、CE、DP、DW四种地雀AL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多样性。
(3)测定该基因序列可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证据。据图推测,MG与其他物种的亲缘性由近及远的顺序是___________。
A.DP、CE、DW B.CE、DW、DP C.CE、DP、DW D.DP、DW、CE
图3显示ALX1基因型(BB、BP和PP)与FM地雀喙形态的关系。

(4)在该保护区内共发现具有钝喙、尖喙和中间型FM地雀的数量分别为260只、180只和360只,则P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

(重庆卷.9)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据题9图回答下列问题:

(1)0(起始年)→a年,欧洲兔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增长。若起始年种群数量为24只,则a年种群数量Na=____;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锐减。
(2)a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据a→b年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推测: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____。
(3)c年控制狐狸数量,并引入仅对欧洲兔致死的黏液瘤病毒后,草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稳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方式是______。
(4)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课标II卷.31)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课标I卷.31)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牌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类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上海卷.综合题七)分析有关人体内环境调节的资料,回答问题。
研究人员构建了用特定光束控制神经元激活的小鼠模型,以考察X神经元对体内水分平衡的作用。图1显示的是小鼠在不同条件下一定时间内的饮水(即舔水)行为。对照条件为无光刺激(“-光”),实验条件为有光刺激(“+光”),两种条件下各尝试了6次,阴影部分表示光刺激时间。图中每一个小竖线代表小鼠的一次舔水动作。

(1)根据已有知识,X神经元应位于______。
(2)结合图1,光刺激10秒后,将导致小鼠的血浆渗透压______,引起脑内_______分泌量减少,从而调节水平衡,这种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
(3)图2显示了接受不同处理的三组小鼠15分钟内的饮水量。据此结果,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_。
(4).光刺激15分钟导致肾脏功能障碍的小鼠体内水分向细胞内液转移,引起细胞水肿。这种情况发生在神经细胞时,将会引起嗜睡、烦躁、昏迷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A.神经细胞神经递质合成减少 B.神经细胞内电解质浓度降低
C.神经细胞质膜上递质受体减少 D.神经细胞质膜上离子通道数量减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