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该家族患有苯丙酮尿症(A-a)和血友病(B-b)两种遗传病,II6不携带与血友病有关的基因。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III9个体可能的基因型及比例__________。
(2)若III7与III9结婚,预测后代患病概率
①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2分,每空2分)科学研究表明: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在相同的位置上可能发生部分交换。某同学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究。收集的资料如下:
Ⅰ.将细胞置于含有某种BrdU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能不断增殖。当DNA复制时,BrdU可替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掺入到DNA子链中。
Ⅱ.由于BrdU掺入的情况不同,经特殊染色后,着色的深浅也不同。在染色单体中,若DNA的一条单链掺有BrdU,则染色后着色深;若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则使DNA双螺旋程度降低,染色后着色浅。
Ⅲ.将处于不同细胞周期中的中期的细胞进行常规制片,经特殊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每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着色情况。
根据资料该同学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实验:
①配制培养基:在普通细胞培养基中添加BrdU。
②培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制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细胞周期中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色情况。
(2)实验分析:
①下列哪项不是本实验所运用的原理________。

A.DNA的半保留复制 B.植物的组织培养
C.染色体被染色剂着色 D.细胞分化

②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第二个细胞周期中期的染色体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要观察姐妹染色单体是否发生交换,最好选择第二个细胞周期中期的细胞,请描述可能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部分交换,通常对生物的遗传是否有影响?请简述理由。

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不同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比现出差异,这可用呼吸熵表示:呼吸熵(RQ)=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呼吸作用吸收的O2,为了测定小麦种子萌发时的呼吸熵,现准备了3只锥形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小麦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并组装成下面的三套装置。

其中甲实验装置设计如下:锥形瓶内放入一盛有10%的NaOH溶液的小烧杯,杯中插入一根滤纸折叠条增大吸收CO2的能力,瓶底放入一些蒸馏水浸泡过的滤纸圆片,再将经消毒并充分吸收的小麦种子若干平铺在滤纸圆片上,加入适量蒸馏水。整个装置密封,并放置到20℃恒温环境中培养。
(1)由于发芽小麦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甲装置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右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
(2)甲装置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小麦的呼吸熵,还要利用乙装置测定发芽小麦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
①乙装置的小烧杯中应盛放哪种液体?
②用同质量的小麦种子放在乙烧杯中,并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与甲实验相同的操作;
③测出
④再计算出CO2释放量。
(3)若甲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乙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
量)为Y,则呼吸熵计算式为:。如果呼吸底物中含脂肪,则呼吸熵
(大于、等于、小于)1。据此可判断出干重相同的油菜和小麦种子
在萌发时有氧呼吸CO2释放量与O2消耗量的比值为小麦种子(大于、等于、
小于)于油菜种子。
(4)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必须另设丙装置进行校正。则应对丙装置作相应处理:锥形瓶中加入,小烧杯内加入,其他处理与实验组完全相同,同时记录相同时间内的读数变化。如果丙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左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

(12分)下图1表示人参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甲-丁表示物质,①-⑤表示过程。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CO2浓度对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2、3所示曲线。请回答:

(1)图1中发生在线粒体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③过程中,[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从图2可知,与20℃相比,温度为15℃时,增加CO2浓度对提高净光合速率效果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2可知,当CO2浓度低于300μmol·mol-1时,28℃条件下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和15℃,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3可知,当光照强度为180μmol·m-2·s-1时,增加CO2对人参叶片净光合速率影响幅度不大,原因是在这种条件下,图1中的__________(填序号)过程产生的________较少。

韭黄是利用绿色韭菜在避光条件下培养出来的。某同学利用所学知识研究韭黄叶片呈黄色的原因,其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1.分别称取5g韭菜叶片和韭黄叶片,剪碎,放入两个研钵中。
2.向两个研钵中各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再加入10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的研磨。
3.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中进行过滤。将滤液收集
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步骤二制备滤纸条
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长与宽略小于试管长与宽的滤纸条,将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并
在距此端l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横线。
步骤三画滤液细线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画一细线,并迅速重复画一两次。
步骤四分离色素
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将滤纸条画线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注意:不能让
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用棉塞塞紧试管口,进行层析。
步骤五观察、记录
待层析液上缘扩散至接近滤纸条顶端时,将滤纸条取出,风干。观察滤纸条上所出现的色素带及颜色,并记录结果。
请分析回答:
(1)上述实验操作中有2处错误,请改正(每空2分)。
;②____。
(2)该同学纠正错误后重做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色素带颜色①和⑤相同、②和
⑥相同。

图甲韭菜叶片色素分离结果图乙韭黄叶片色素分离结果
由结果分析可知,韭黄叶片呈黄色的原因是:在避光条件下,韭黄不能合成____(填
色素名称),叶片中只含有____(填色素名称)。
(3)图甲中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上,其吸收的光能使下列反应正常
进行:一是将水分解成____;二是用于合成____。

(10分,除(5)小题2分外,每空1分)研究不同浓度CO2对红掌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完善实验步骤:
材料用具:盆栽红掌幼苗100株,设施相同的塑料薄膜温室及供气的CO2钢瓶若干。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B、C,各置于一个温室中。
第二步: 分别向B、C组温室通入CO2气体至设定值,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在光强、温湿度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30天。
第四步: 每组选取相同部位、相同大小、相同_______的叶片测量各生理指标,求平均值。
(2)还原糖可用________试剂检测。随着CO2浓度升高,红掌幼苗还原糖的含量也
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较高CO2浓度有利于红掌幼苗度过干旱环境,据图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ubisco酶催化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过程,提取该酶,在体外一般通过测定
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其活性。在测酶活性时,反应液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
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
(5)下图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CO2浓度对Rubisco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自A点开始温度升高5℃,曲线会发生变化,请画出变化后的曲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