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图1为某生物体内细胞模式图的一部分,图2中a~h为细胞器或细胞的某一结构。图2中各结构放大比例不同。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括号中填序号或字母,横线上填文字):
(1)图2所示的a~h中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研究表明,结构h的功能越复杂,其上的________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2)若图1为胰腺细胞,与其他没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相比较,a~h中数目一定较多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3)若图1细胞发生了g的现象,则该细胞在图1时期,肯定不具有图2结构中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能够分离各种细胞结构。分离动物细胞结构时必须首先破坏细胞膜,破坏细胞膜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1③中染色体复制,则需要图2中[ ]细胞器共同完成这项生理活动。
某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乙是该动物一个细胞的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A、B、C表示生理过程,①-⑦表示时期)
(1)该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通过甲图中的[ ]开始的,此时只进行[ ]
分裂过程。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期和[ ]期。
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甲图中[ ](填数字)阶段;图中有个染色体组;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条。若乙图中2代表Y染色体,则形成该细胞的场所是。
若乙图a上某位点有基因B,a′上相应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乙图细胞的分裂方式与其他体细胞的分裂方式相比较,其本质区别是
若甲图A表示一个个体的生殖细胞产生过程,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③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是,若经④形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⑥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
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利用甲、乙两种高等植物的各自优势,培育抗病、耐盐的杂种植株。请回答问题:
(1)A处理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B的名称是。
C是具有优良性状的幼芽。PEG的化学名称叫。
(2)将状况相同的目的植株绿叶分成6组,在不同温度下先光照l h,接着立刻再暗处理l h(除外界温度不同外,光照强度等其它实验条件适宜并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表示增加,“ -”表示减少)。
实验组别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第五组 |
第六组 |
外界环境温度 |
26℃ |
28℃ |
30℃ |
32℃ |
34℃ |
36℃ |
光照后重量变化 |
+3mg |
+4.2mg |
+6.1mg |
+5.8mg |
+5mg |
+3.8mg |
暗处理后与光照后重量变化 |
-1mg |
-2mg |
-3mg |
-4.2mg |
-5.5mg |
-5mg |
用以上6种温度值回答(以下每空1分):
①该目的植株光合作用的最适外界环境温度是℃,
②目的植株细胞呼吸作用最弱的温度是℃,
③白天对目的植株增产最(净同化量)有利的温度是,
④植物生理学上将植物体的叶绿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量称为植物体的总同化量;而植物体的净同化量=总同化量 — 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请你从酶促反应的角度分析植物体的总同化量与净同化量分别达到最大值时的最适合温度不同的原因:
请回答有关淀粉酶的问题:
(1)组成淀粉酶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将此基本单位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唾液腺细胞用它合成并分泌此淀粉酶的途径中出现放射性的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⑵用诱变育种的方法可获得淀粉酶高产菌株而提高酶的产量。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以获得淀粉酶高产菌株。
实验原理:①用一定剂量的诱变剂处理微生物可以诱导其基因突变;②生产菌株在含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可释放淀粉酶来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因而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一定范围内淀粉酶越多,透明圈越大,对菌株生存越有利。
主要实验步骤:
①第一步:将培养好的生产菌株分为两组,实验组,对照组。
②第二步:制备含淀粉的固体培养基,灭菌。
③第三步:把实验组的大量菌株接种于多个含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同时接种对照组,均在相同适宜条件下培养。
④第四步:比较两组菌株菌落周围透明圈的, 选出透明圈 的菌株。
预期部分实验结果:
①由于诱发突变率低,实验组中绝大多数菌落周围的透明圈大小与对照组(相同或不同)。
②由于诱发突变多害少利性,所有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的透明圈中大多数(变大或变小)。
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抗除草剂突变体水稻。请你以该突变体水稻和正常水稻植株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抗除草剂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
①方法步骤:第一步:a.让抗除草剂突变体水稻作为母本与正常水稻杂交,获取F1;
b.,获取F1。
第二步:将F1分别种植在
第三步:观察并比较二者的性状表现。
②实验预期结果:
③实验结论:
已知下图中的某植物是基因型为AaBb的高秆抗病普通水稻(2n=24)。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由花粉粒发育成的单倍体有哪几种基因型?。
②若C处是指用秋水仙素处理,则个体Ⅰ的体细胞中含染色体条。
③若要尽快获得纯种的矮秆抗病的水稻,则应采用上图中的(用字母表示)过程进行育种,这种育种方法称为。
④写出水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总的化学反应式(产物是葡萄糖):
写出水稻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的化学反应式(底物是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