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面对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朝野的态度是: (     )

A.波澜不惊
B.清政府没有进行改革
C.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D.只有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日邦交正常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夫仁义礼制者,制之本也;法令刑法者,制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这一言论反映出作者对儒家、法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

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儒法并用 D.外儒内法

从政治角度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的是

A.道德准则 B.治国理念 C.哲学基础 D.变革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

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 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 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令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

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