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            ,这是生物进化的               ,也是繁殖的                   
(2)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__。
(3)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如下图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                      
③上图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4)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上图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多样性,除此之外,生物多样性还包括            多样性、          多样性。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1表示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 XYZ 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 XY 分别是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这是生物进化的
(3)该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 W 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 w 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1)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加剧。
2)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
3)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的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

人体细胞内含有抑制癌症发生的 p 53基因,生物技术可对此类基因的变化进行检测。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通常包括
(2)上图表示从正常人和患者体内获取的 p 53基因的部分区域。与正常人相比,患者在该区域的碱基会发生改变,在上图中用方框圈出发生改变的碱基对;这种变异被称为
(3)已知限制酶 B 识别序列为 CCGG ,若用限制酶 E 分别完全切割正常人和患者的 p 53基因部分区域(见上图),那么正常人的会被切成个片段;而患者的则被切割成长度为对碱基和对碱基的两种片段。
(4)如果某人的 p 53基因区域经限制酶 E 完全切割后,共出现170、220、290和460碱基对的四种片段,那么该人的基因型(以 P 表示正常基因, P 异常基因)。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

(1)图1是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有一种遗传病,仅由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中的部分。
(2)图2是某家庭系谱图。
1)甲病属于遗传病。
2)从理论上讲,Ⅱ-2和Ⅱ-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由此可见,乙病属于遗传病。
3)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
4)设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当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Ⅱ-4与该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
(3)研究表明,人的 ABO 血型不仅由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的 IAIBi 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 Hh 基因有关。在人体内,前体物质在 H 基因的作用下形成 H 物质,而 hh 的人不能把前体物质转变成 H 物质。 H 物质在 IA 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 A H 物质在 IB 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 B ;而 B 的人不能转变H物质。其原理如图3所示。

1)根据上述原理,具有凝集原B的人应该具有基因和基因。
2)某家系的系谱图如图4所示。Ⅱ-2的基因型为 hhIBi ,那么Ⅲ-2的基因型是
3)一对基因型为 HhIAiHhIBi 的夫妇,生血型表现为 O 型血孩子的几率是

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材料称为
(2)组织培养中的细胞,从分化状态转变为未分化状态的过程称为(3)在再分化阶段所用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 X 和植物激素 Y 。逐渐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比,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指出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比与形成芽、根、愈伤组织的关系:

1)当植物激素 X 与植物激素 Y 的浓度比等于1时,
2)
3)
(4)若植物激素 Y 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其主要作用是;则植物激素 X 的名称是
(5)生产上用试管苗保留植物的优良性状,其原因是

图1表示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 AD 代表激素,①~④表示过程。据图回答。

(1)下丘脑在维持人体水和电解质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图1中激素 A 的名称是
(2)饥饿状态下,导致血糖升高的神经调节过程是:低血糖刺激下丘脑,一方面引起的反射性兴奋,并由神经调节肝脏的代谢;另一方面经由,促进和胰岛 α 细胞分泌激素 BC ,以协同升血糖。
(3)给成年的肥胖者和非肥胖者一次性口服足量的浓葡萄糖溶液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如图2。

1)开始时的 30min 内,血糖上升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小肠腔中的葡萄糖通过方式被吸收入血液。30 min 后,在较高浓度的调节下,肝细胞内的反应过程(填图1中的数字序号)显著加强,使血糖恢复正常。
2)图2表明口服葡萄糖后,肥胖者与非肥胖者在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分泌量两方面的差异分别是。这一事实说明肥胖者胰岛素调节血糖的效率低,肥胖是导致的危险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