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
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
)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
),如图所示。导致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液滴中的 由 区向 区迁移 |
B. |
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C. | 液滴下的 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 由 区向 区迁移,与 区的 形成 ,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
D. | 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 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 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
B. | 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
C. | 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D. | 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给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
B.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较快,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快,所以不能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来改变反应的限度 |
C.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限度 |
D.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浓度不变,![]() ![]() |
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 + 3H22NH3,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N键形成 |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
C.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相等 |
D.容器内N2、H2、NH3的速率之比为1:3:2 |
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此反应的原电池正确的是( )
正极 |
负极 |
电解质溶液 |
|
A、 |
Cu |
Zn |
HCl |
B、 |
Zn |
Cu |
CuSO4 |
C、 |
Cu |
Zn |
CuSO4 |
D、 |
Cu |
Zn |
ZnCl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