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B.图2表示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 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
C.图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饱和溶液 |
D.图4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v正 > v逆 |
下图所示为验证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棉球。试验时先将浓硫酸滴入装有亚硫酸钠固体的培养皿中。
则下列关于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以及对应关系均正确的是()
下列用于解释实验事实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Al2(SO4)3溶液滴加氨水产生白色胶状沉淀:Al3++3OH-= Al(OH)3![]() |
B.纯碱溶液使酚酞变红:CO32-+2H2O⇌H2CO3+2OH- |
C.乙酸清除水垢后的化学反应原理:2H++CO32-= CO2![]() |
D.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2Fe3++ Fe=3Fe2+ |
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为、
、
表示。已知: 2
=3
,3
=2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2A+3B=2C | B.A+3B="2C" | C.3A+B="2C" | D.A+B=C |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 CHCH2-COOH,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A.水解 | B.酯化 | C.加成 | D.氧化 |
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装置中的铜片都作正极 |
B.甲乙装置中的溶液内的H+均在锌片上被氧化 |
C.甲乙装置中锌片上发生的反应都是还原反应 |
D.甲装置中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乙装置中的铜片质量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