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一昼夜中某作物植株对CO2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甲图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曲线中C点和E点(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变化为零)处,植株处于何种生理活动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________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________点。
(3)乙图中FG段CO2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________ ,以致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__ 逐渐减少,从而影响了暗反应强度。
(4)乙图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因为_________ 。
现有一种“十三肽”,分子式为C54H95N17O2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氨基酸。
(1)该“十三肽”是由个氨基酸经过过程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2)将该“十三肽”彻底水解后有个丙氨酸,个赖氨酸,____个天冬氨酸。
(3)与未水解的化合物相比,水解后元素的数目增加,元素的数目减少。
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
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脑啡肽的化学本质是一种,它的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特点是都至少含有,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_____上。
(2)如果脑啡肽肽链长度不变,组成它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改变其中的,就可以改变其性质。
(3)脑啡肽只有皮下注射才有效,而不能口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若将脑啡肽完全水解,需要水分子个,水解后的产物有种。
根据细胞中无机盐的功能,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所示是构成细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情况,并且丙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请推测甲、乙、丙最可能表示的物质及其所能表现的生理功能。
甲:;生理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生理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生理功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下列事例:
事实一: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NaHCO3的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
事实二:在初生蝌蚪或幼小植物体内,当自由水的比例减小时,机体代谢强度降低;当自由水的比例增大时,机体代谢活跃。
事实三:Mg2+是叶绿体内某种色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①事实一表明某些无机盐可调节细胞的。
②你对事实二中的现象的全面解释是:是良好的溶剂,是________
反应的介质并参与某些反应。
③事实三表明无机盐是细胞中的重要组成成分。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自由水和结合水。在生物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的变化是与生命活动相适应的。
(1)农民新收获的种子中水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将种子放在场院晒,是为了除去部分,然后再将其储存。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水分过多而霉变;二是可降低种子的,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该实例说明水多,代谢旺盛。
(2)如果将晒过的种子再用火烤,失去的主要是水。
(3)血液凝固时,水变成水,该过程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大肠杆菌 ②发菜 ③蓝藻 ④酵母菌 ⑤霉菌
⑥HIV ⑦水绵 ⑧SARS病原体 ⑨细菌
(2)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两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内才能进行。
②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__。
③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因而它是一类营生活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