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签署《农业调整法》,该法出台后,有1000多万亩棉花田被耕掉,另外还屠宰了22万头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实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 A.提高美国消费能力以促进市场恢复 |
| B.增强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
| C.保障美国农民的权益,以缓和阶级矛盾 |
| 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
美国联邦体制确立的法律依据是
| A.1787年宪法 | B.《邦联条例》 | C.宪法修正案 | D.《独立宣言》 |
1792年法国称共和国,1804年法国称帝国,这一变化中,没有实质改变的是
| A.阶级基础 | B.国家政体 | C.内外政策 | D.与人民的关系 |
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有
| A.君主立宪 | B.选举和议会立法 |
| C.三权分立 | D.民主共和 |
在长期的殖民争霸战争中,英国最终战胜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反映了这场战争实质的是
| A.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 B.英国有优势的海军力量 |
| C.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 D.英国大陆均衡政策的胜利 |
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么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娶一个女奴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前夫。那么法庭将
| A.进行调解 | B.宣布“休妻”无效 |
| C.要求男子赔偿 | D.干脆不予理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