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l0,回答24~25题。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 |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
图示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
B.森林破坏 |
C.土地荒漠化 |
D.地面沉降 |
资料:20世纪70年代前,天然甲鱼很多且价格便宜,但无人愿吃。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加深,甲鱼的价格飞涨,江汉平原就有很多人开始人工养殖甲鱼。然而,自然生长的甲鱼要7年才能成熟上市,饲养者便在冬季采用温室饲养甲鱼,使其三年便可上市。从以上可见,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气候 | B.政策 |
C.地形 | D.市场 |
甲鱼只养三年就能上市,这是因为人们改造了:
A.光热条件 | B.土壤条件 |
C.交通条件 | D.政策 |
根据于波的一次网络购物物流信息资料,正确的判断是
A.网络购物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B.交通运输对网络购物的发展影响深远 |
C.物流公司都采用航空进行货物运输 |
D.网络购物不属于商业贸易的范畴 |
泰国大米自1980年起连续数年稳居世界出口销量第一,但2013年泰国大米出口量被印度赶超,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泰国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有
A.平原面积广 | B.降水变率大 |
C.机械化水平高 | D.劳动力丰富 |
泰国为夺回“世界米仓”的桂冠,应采取的措施有
A.规模经营,降低成本 | B.兴修水利,稳产高产 |
C.广施化肥,提高产量 | D.频洒农药,减少虫害 |
表为“2000年和2010年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表”,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2000年 |
2010年 |
||
全省总人口(万人) |
7 438.3 |
7 865.6 |
|
人口 比例(%) |
苏南 |
33.71 |
41.38 |
苏中 |
23.12 |
20.80 |
|
苏北 |
43.17 |
37.82 |
关于苏南、苏中、苏北地区人口特征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A.苏南人口出生率高,比例增长快 | B.苏南经济发达,迁入人口多 |
C.苏中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负增长 | D.苏北自然增长率最低,比例下降快 |
2015年新年假期过后,南京市出台新政策,放宽再婚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的规定。此项政策主要目的是
A.缓解男女比例失衡问题 | B.缓解人口出生率下降问题 |
C.调整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 D.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
连淮扬镇高铁是连接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南北向主通道,在国家铁路网和江苏省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图为“连淮扬镇高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决定连淮扬镇高速铁路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矿产 |
C.经济 | D.河流 |
连淮扬镇高铁的建设,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A.促进城市间经济与文化联系 | B.带动沿线地带形成大型工业区 |
C.加强区域之间的货物运输 | D.导致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