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诸葛亮《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       (2)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      )
(3)将军宜枉驾之 (    )       (4)由是先主遂诣亮   (      )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不求闻达诸侯 B.受任败军之际
C.欲信大义天下 D.每自比管仲、乐毅

将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②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顾濒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理解两段选文的内容,说说“天下计”、“老臣心”是指什么?
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自己的神圣的职责。请你结合两段选文的内容,谈谈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少于60字)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公文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三)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节选自《陈涉世家》)
、解释下面划线的字。(2分)
天大雨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天下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与例句中划线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疾也(《三峡》)
B.卷石底出(《小石潭记》)
C.此独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D.域民不封疆之界(《孟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2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有甄彬者,有器业①。尝以一束苎②,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彬得金,送还西库。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忽遽③,不记录。檀越④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辄以金之半仰酬,往复十余,坚然不受。因咏曰:“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者也?”彬后为郫⑤令,将行,辞太祖。时同列五人,上诫以廉慎。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选自刘敞《南北朝杂记》)
【注释】①器业: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② 苎:zhù,即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③ 遽:匆忙。④ 檀越:指“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的信众。⑤ 郫:pí,地名,今四川境内。
、下列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以一束苎(曾经) B.于荆州长沙西库钱(抵押)
C.檀越能见归(于是,就) D.五月披羊裘薪(背)

、下列划线词语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A.尝一束苎,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刀劈狼首
B.檀越能见归不知有汉
C.彬后郫令武陵人捕鱼
D.辄以金半仰酬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
②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

(三)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若何?”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者天高,无少长贤愚,皆知高高几何举世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2处)。
皆知高高几何举世不知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齐景公子贡曰 (▲)(2)其贤何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本文说明了孔子的。说理具体形象,富有启发性,可见子贡的

(二)《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无与为乐者(▲)⑵怀民亦未(▲)
⑶相与步于中庭(▲)⑷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意味隽永:
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二)课外文言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1)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