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的尊严意味着对人本身的尊重。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荀子·修身》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人哪些人权观念。
材料二:
法国《人权宣言》摘录:



第1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2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6条: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对人的认识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新认识的思想和法律基础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材料四: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希望纠正这种状态。……1875年议会以《企业主与工人法》代替了工人所痛恨的《主仆法》,法宣布劳资双方在法律上有平等的地位。1890年通过改善工人居住条件的法案。
——据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等
(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的主要原因。
材料五:
“一个为民服务的政府,就应该时刻倾听群众的呼声,应该知道群众在想什么、有什么困难……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2010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4)结合所学知识,以史实加以论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如何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初期工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1952 年
1956 年
195?年
工业总产值
343.3
703.6
783.9
农业总产值
483.9
582.9
304.0
工农业产值
3.27.2
1286.5
1387.9

*注:1952年工业比1949年增加187%农业增加50% .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

材料三


1978 年
2000 年
城市数量
193个
563个
小城镇
2173 f
20312个
市镇总人口
1. ?亿
4. 56 亿
城市化水平
17. 9%
36. 1%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 21世纪以来,该现象进入高速发展 阶段,为此政府提出了怎样的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呈现出鲜明 的中国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在当时它有何重要作用?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954年宪法中的上述条文规定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这一规定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
材料三湖北省荆州市桃花山镇九佛岗村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大会
(3)下图所示的基层民主形式有何特点?保障这一民主形式实施的是哪部法律?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田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
——摘自《国史大纲}
材料二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
——摘自《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材料三……考试权,原来是中国一个很好的制度……说到弹劾权,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就是遇到君主有过,也要冒死直谏。……由此可见,中国从前的考试权和弹劾权都是很好的制度^
——孙中山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选官制度?据所学知识指出汉、唐以上选官制度出现的原因。
(2)材料三中“中国从前的考试权”指的是什么制度?据所学知识指出“弹劾权”“很好”的依据。
(3)材料三中“考试制度”和“弹劾制度”是否完美无缺?为什么?

【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于成龙,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盗发即时捕治,请於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尽力耕耘。牒上官请宽徭役,建学宫,创设养济院,凡所当兴罢者,次第举行,县大治。宣化旧有水冲沙压地千八百顷,前政金世德请除粮,未行,为民累。成龙复疏请,从之。又以其地夏秋屡被灾,请治赈。别疏劾青县知县赵履谦贪墨,论如律。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
——摘编自《清史稿·于成龙传》
材料二(于成龙去世后)留下了许多传奇,在当时就广受赞誉,蒲松龄著《聊斋志异》,其中就专有一篇《于中丞》,讲述他断案的神奇。到了清末,以他的事迹为原型,评书艺人又创作了公案小说《于公案》,让于成龙有了和狄仁杰、包拯一样的地位。
——摘编自山西晚报“民间传说于成龙乃再世狄仁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于成龙为官理政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于成龙被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登基仅一个月,雍正即敕户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凡有亏空,无论已经参出及未经参出者,三年之内务期如数补足。如限满不完,定行从重治罪。”
很快,中央成立了专门负责清查的机构——会考府。雍正派他最信任的十三弟怡亲王允祥主管,告诫他要认真办理,“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清查,朕必亲自查出。”对查出的贪官,雍正给予严厉的经济和法律制裁。为了使赃官无处遁藏,雍正常常采用抄家的办法,让贪官退出赃银,归还国库,为避免贪官转移和隐匿赃物,往往对官衙和原籍宅第同时抄检。对已经离任的官吏,一样清查到底。
在打击贪官污吏的同时,雍正极力提倡官吏廉洁奉公的德行操守,戒饬官吏要“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提出“操守清廉乃居官之大本。”对操守廉洁,秉公执政的官员予以提拔和重用。
此外,他通过广布耳目、扩大使用密折制度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官员的监督。他的这些措施相互补充,切中时弊,收到良好效果。故雍正一朝,吏治相对清廉,向来为史家所称道。
——摘编自黄云《简评雍正的吏治整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吏治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吏治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并指出对当今廉政建设的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