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14~15题。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
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 |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
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 |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 )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
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
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
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
下图为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2题图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 )
A.①② | B.③④ | C.⑤⑥ | D.④⑦ |
人口的迁移往往造成的影响有 ( )
①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人地矛盾
②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
③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④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 )
A.纬度地带性 | B.经度地带性 | C.垂直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
分布在南北纬30°到40°之间的大陆西部的自然带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D.热带荒漠带 |
下列现象中主要由水分差异引起的地域分异是 ( )
A.从山麓到山顶,陆地环境有规律地变化 |
B.东南沿海湿润,西北内陆干旱 |
C.喜马拉雅山南坡森林带的分布,海拔高于北坡 |
D.南方冬季温和,北方冬季寒冷 |
“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种规律 ( )
A.整体性 | B.地域差异 | C.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