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所示是“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图,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
度g=10m/s2.
(1)图b是实验测得的数据描绘的某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其中O为抛出点,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m/s.
(2)在另一次实验中将白纸换成方格纸,已知每一小方格边长L="5" cm,通过实验,记录了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位置A、B、C,如图c所示,则该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m/s.
(4分)用油膜法测分子大小的实验。实验方法:将极少油酸滴到水面上,油酸会在水面上形成极薄的可看作由单层分子组成的油膜,测出薄膜的厚度就为分子的直径。
实验步骤:
A.先向1mL的油酸中加入酒精至10mL得溶液a,再取1mL溶液a并向 其中加入酒精至500mL得溶液b; |
B.用注射器吸取溶液b,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当滴入80 滴时,量得其体积为1mL; |
C.在浅水盘水面上均匀撒一些痱子粉,用注射器向水面滴入1 滴油酸溶液b; |
D.待油膜稳定后,将一玻璃板放在浅水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边界,将画有轮廓的 |
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滴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mL;
②已知图中正方形小格的边长为1cm,则油膜的面积为cm2;
③估算油分子的直径约为cm。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A.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绑上两根细线.
B.在其中一根细线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1)所示,记录:、、.
C.将步骤B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线上挂上4个和3个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
光滑硬棒B、C使两细线互成角度,如图(2)所示,小心调整B、C的位置,使,记录.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2)中=.
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 的实验,如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
A.电源 B.秒表 C.小桶 D.沙子
(2)木板倾斜的目的是为了。
(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4)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
①A—D②C—H③E—H④G—K
(5)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
橡皮筋做功 |
10个间隔距离x(m) |
10个间隔时间T(s) |
小车获得速度vn(m/s) |
小车速度的平方vn2(m/s)2 |
|
1 |
W |
0.2880 |
0.2 |
1.44 |
2.07 |
2 |
2W |
0.4176 |
0.2 |
2.09 |
4.36 |
3 |
3W |
0.4896 |
0.2 |
2.45 |
5.99 |
4 |
4W |
0.5904 |
0.2 |
2.95 |
8.71 |
5 |
5W |
0.6480 |
0.2 |
3.24 |
10.50 |
从理论上讲,橡皮筋做的功Wn和物体速度vn变化的关系应是Wn。请运用表中测定的数据在上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图象,并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10分)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仪按要求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1),并选用缝间距d = 0.2mm的双缝屏.从仪器注明的规格可知,像屏与双缝屏间的距离L = 700mm.然后,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工作.
(1)已知测量头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上有5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去,第1次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2(a)所示,图2(a)中的数字是该同学给各暗纹的编号,此时图2(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x1 = 1.16mm;接着再转动手轮,映入眼帘的干涉条纹如图3(a)所示,此时图3(b)中游标尺上的读数x2=mm;
(2)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可得两个相邻明纹(或暗纹)间的距离=mm;这种色光的波长
=nm.
(5 分) 在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某同学只插了三根大头针,但记录了玻璃砖的界面MN和PQ,MN平行于PQ,请在图上完成光路图.若测得P1到PQ上入射点的距离为10cm,P1到PQ面上过入射点的法线的距离为cm,玻璃砖的厚度为4
cm,在PQ上的入射点与MN上的出射点距离为8cm,则该玻璃璃砖的折射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