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共点力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经历了以下实验步骤:
A.在白纸上按比例做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
B.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拉同样长度; |
C.记下两个测力计F1和F2的读数,并且记录它们的方向; |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P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O,并记下此位置,如图所示; |
E.记下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按同一比例做出这个力的图示,比较这个实测合力F′和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看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近;
F.改变两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多次重复实验,从实验得出结论。
(1)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有明显的错误,这个步骤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正确的操作应为 。
(2)将以上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为 (填选项前的字母)。
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图示装置中,①是固定在小车上位移传感器的发射器部分,②是接收部分。在该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保持小车所受拉力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拉力,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使钩码质量尽量__________些。(填“大”或“小”)
(2)改变小车的质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1/M关系图线,
①如果摩擦力不能忽略,则画出的a-1/M图线为图示中的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或“丙”)
②(单选题)该实验中某同学画出的图线中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
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甲、乙两小车放在倾斜轨道上,小车甲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小车乙上固定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测量乙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大小),力传感器和小车乙之间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连接,且细线与轨道平行。在弹簧拉力作用下两小车一起开始运动,利用两个传感器可以采集记录同一时刻小车乙受到的拉力和加速度的大小。
(1)下列关于实验装置和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轨道倾斜是为了平衡小车甲受到的摩擦力 |
B.轨道倾斜是为了平衡小车乙受到的摩擦力 |
C.实验中,在小车乙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均可采集数据 |
D.实验中,只能在小车乙加速运动的过程中采集数据 |
(2)四个实验小组选用的小车乙(含加速度传感器)的质量分别为m1=0.5kg、m2=1.0kg、m3=1.5kg和m4=2.0kg,其中有三个小组已经完成了a-F图象,如图(b)所示。最后一组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b)中完成该组的a-F图线。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拉力F(N) |
24.5 |
20.0 |
17.5 |
12.0 |
8.1 |
4.8 |
加速度a(m/s2) |
16.3 |
13.3 |
11.7 |
8.0 |
5.4 |
3.2 |
(3)在探究了a与F的关系后,为了进一步探究a与m的关系,可直接利用图(b)的四条图线收集数据,然后作图。请写出具体的做法:
①如何收集数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更直观地探究a与m的关系,建立的坐标系应以为纵轴;以___________为横轴。
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丝的电阻Rx约为3 Ω,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
A.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为3 kΩ)
B.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为1 Ω)
C.滑动变阻器R(0~10 Ω,额定电流0.5 A)
D.电源E(电动势为3 V,内阻约为0.3 Ω)
E.开关S,导线若干
(1)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图中__________(填“甲”或“乙”)为该实验的电路原理图。
(2)现用刻度尺测得金属丝长度为60.00 c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其直径示数如丙图,则直径为mm。图丁为两电表的示数,则该金属丝的电阻率为_______Ωm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
⑴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 ;
⑵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
⑶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
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
B.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 |
C.用铅笔记录小球位置时,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
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触 |
E.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