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2006年
2008年
2010年
年均增长
GDP(亿元)
216314
314045
397983
11.2%
财政收入(亿元)
38760
61330
83080
21.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11759
15781
19109
9.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3587
4761
5919
8.9%

材料二:“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增长,2006年-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l 1.2%,到2010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97983亿元,为“还富于民”提供了物质基础。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致力于全面均衡发展和收入分配改革,保持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控制收入差距扩大,让民众收入跑赢CPI,分享GDP发展实惠,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由“国强”向“民富”的华丽转身。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请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就怎样实现由“国强”向“民富”的华丽转身谈谈你的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10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2周年,深圳等设立经济特区30周年。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同时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材料二:我国一位领导人讲过一个“乘除法”的理论: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上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只要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
请结合所学经济知识回答:(1)上述材料揭示了我国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概括这一发展观的具体含义。
(2)近年来,我国政府为落实这一发展观,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举措。请根据这一理念概括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并举出一实例。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古往今来,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留下了失败的教训。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鄱阳湖见证了人类理念从传统的“征服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巨大转变。历史上江西由于山区毁林种粮,导致河道淤积,全流域通航里程锐减,鄱阳湖水面急剧萎缩,湖泊功能下降,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痛定思痛,20世纪80年代,江西省开始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将河流上游丘陵地区列为重点,使江西省森林覆盖率增长了近1倍,鄱阳湖湖体面积恢复到5100平方公里。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则将此项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人们的观念从“征服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转变过程。

某县地处山区,县政府为增加全县财政收入和农民的收入,决定把发展烟叶生产作为一个突破口,决定在全县种植2万亩白肋烟,并把种植任务分到各乡镇。
甲乡地处二高山,适宜种烟,农民也愿意种烟,但县里为了照顾各乡镇,也只分配了平均的种植任务,这个乡镇的领导,根据农民的要求,适当增加了烟叶的种植面积,农民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入。
乙乡地处低山的平地,土地中含水量很高,不适宜种植烟叶,但这个乡的领导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种烟任务,强行规定农民必须种烟,有的农民不愿种烟,在水改旱的地里悄悄种上了玉米,当乡干部检查发现后,硬将玉米苗拔掉,命令农民重新种上烟苗,由于种烟时令已过,加之土地含水太多,烟苗长不高,产量很低。造成农民既无粮吃,又无经济收入的局面,农民怨声载道。
从哲学唯物论的角度反思这两乡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60分)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多民族统一和睦的大家庭。
材料三今年是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部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应该说西部大开发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6)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材料四据统计,我国“八七”扶贫期间,全国共有国家重点贫困县592个,其中,少数民族县达257个,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绝对贫团人数占全国总数的36.5%。胡锦涛同志多次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7)运用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知识,谈谈应该怎样推动西南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阅读材料和表格,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要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材料二中国农村改革之乡——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在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瞄准市场,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发展蘑菇、花木、葡萄种植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效应,并涉足旅游、加工制造等新兴产业,掀起了二次创业热潮;聘请农业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生产技术培训,推动了种植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成立行业合作社,统一购买原料、提供技术指导、签订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扩大了销售渠道;帮助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创建地理标志产品,使农产品顺利打入市场,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谈谈我党为什么提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小岗村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
(3)在深化农村改革过程中,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职责。结合实际,依照要求,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完成下表。


应该怎样做
为什么要这样做
中共中央
例:提出深化农村改革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全国人大


国务院


全国政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