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以“如果这样说,就不对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最好写成议论文;
⑵不少于600字;
⑶文中不得出现泄漏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信息的内容。
(届江苏淮安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作文。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回味”一词作如下解释:【回味】huiwèi①名食物吃过后的余味:~无穷。②动从回忆里体会:我一直在~他说的话。
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
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
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届湖南张家界中考)作文。
生活中,让你感觉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请以“________,让我很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充实,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届湖南郴州中考)大作文:请以“一同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2)不少于600字。
(届湖南郴州中考)小作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在上段文字中,作者从生长环境、外形体态、风度气质等方面,描绘出莲花的独特形象。请你模仿这种写法,另选一种植物进行描写。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
(届湖北宜昌中考) 梁启超和陈寅恪的“争”与“不争”展现了他们的君子风范,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过“争”或者“不争”的经历。回想这些经历,“争”,或许是学习上的力争上游、辩论中的据理力争、赛场里的谁与争锋……“不争”,或许是矛盾冲突时的主动示弱、荣誉评比时的随意安然、素淡日子里的快乐满足……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我的“争”》或《我的“不争”》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①先将题目填写在横线上。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