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图示。依据图示,推出X和Y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A |
B |
C |
D |
![]() |
0.12 |
0.04 |
0.03 |
0.09 |
![]() |
0.04 |
0.12 |
0.09 |
0.03 |
常温下,向25mL0.1mol?L-1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 CH3COOH溶液,曲线如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只有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才有:
c(Na+)+c(H+)=c(CH3COO-)+(OH-)
B.在B点,a>25,且有c(Na+)=c(CH3COO-)>c(OH-)=c(H+)
C.在C点:c(CH3COO-)>c(Na+)>c(H+)>c(OH-)
D.在D点:c(CH3COO-)+c(CH3COOH)=c(Na+)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 |
该溶液中有SO42- |
B |
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溴水层褪色 |
甲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
C |
将FeCl3溶液分别滴入NaBr、NaI溶液中,再分别滴加CCl4,振荡,静置 |
氧化性:Fe3+>Br2>I2 |
D |
除锈的铁钉在浓硝酸中浸泡后,用蒸馏水洗净,再放入CuSO4溶液中无现象 |
铁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 |
五倍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为X。在一定条件下X可分别转化为Y、Z。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X最多能与2molBr2发生取代反应 |
B.Y分子结构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 |
C.Y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氧化、缩聚反应 |
D. 1molZ最多能与7molNaOH发生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
B.28Si、29Si、30Si是同种核素 |
C.常温下,向pH=a的氨水中加入等体积盐酸时,溶液呈中性,则此盐酸的pH<14-a |
D.己知2C(s)+2O2(g)=2CO2(g);ΔH1, 2C(s)+O2(g)=2CO(g);ΔH2,则ΔH1>ΔH2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氨水不能鉴别Al(NO3)3、AgNO3、KNO3三种溶液 |
B.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
C.少量的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生成NaHCO3,说明酸性:H2CO3>C6H5OH>HCO3— |
D.淀粉和稀H2SO4混合加热后,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无砖红色固 |
体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