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十一”期间,我国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要持之以恒,努力让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请你列举近年来党和政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而采取的措施(至少两项)。
(2)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关注民生问题。
某校在学习完“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后,决定就所学内容搞一次社会调查。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为本次活动确定主题
(2)你准备采取哪些调查方法?(至少2种)
(3)你认为有哪些注意事项?
新学期伊始,小明就感觉有了新的收获,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记下了一些古语名言励志:
(1)“心里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叶圣陶
(2)“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陶行知
(3)“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维克托·弗兰克尔
(4)“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马克思
(5)“只要眼睛始终不离开大树,就能不假思索地走成一条直线。生命中也有同样的情况,有时候您必须小心地注视着自己的脚步,但多数时候你应该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摘自课本
(6)“有毅力者成,反者败。”——梁启超
结合第一单元“自立自强”有关知识,这些古语名言对你分别有什么启示?
(1)
(2)
(3)
(4)
(5)
(6)
又是一年“两会”时,“两会”流行词聚焦了人民群众的期盼,传递了国家政府的决心。
【2013年两会流行词·中国梦】从十八大到到两会,“中国梦”的口号引起了中国媒体及民众的热议和不同解读,也成为新一届政府的流行语。
(1)本世纪头20年中华民族将要实现怎样的“中国梦”?
【2014年两会流行词·深化改革】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改革”是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大的一个亮点,77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彰显政府决心。
(2)“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2015两会流行词·任性】政协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对待反腐问题,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没有分歧,是一致的...态度上,大家都很任性”;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习近平指出,反腐要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 使“政治生态也山清水秀”。
(3)结合材料,从党和政府的角度谈谈怎样让“政治生态也山清水秀”?
【传承文明】
材料一:2014年8月26日中央宣传部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刘伦堂、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公安消防大队的先进事迹。
材料二: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天下午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材料三:中共中央号召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你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时代楷模美在哪里?他们的行为给我们哪些启示?
(3)我们要学习革命先烈身上怎样的民族精神
(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是什么?青少年为什么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共话民生”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问题调查:调查了解你所在地区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你会采取怎样的调查方式?
信息梳理:经过调查,大家梳理出排在前三位的热点民生问题:房价节节攀升,百姓“望房兴叹”;行业间收入分配差距大,垄断行业“高高在上”;看病难、看病贵,药价,诊费何时“真正减肥”。
(2)这些民生问题集中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存在着怎样的主要矛盾?面对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的总任务是什么?
(3)共话民生:谈谈政府着力解决这些民生问题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