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下列话题材料,回答问题。
话题一:他从小不爱上学,上课时心不在焉,像是在做白日梦,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有一次,老师问他1+2等于多少?他回答说是3,看到老师拍桌子了,又改口说是2,同学们都说:“那家伙是呆子!”你能说他是差生吗?然而他不服输,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他就是牛顿。
话题二:他高考考了三年,第一次数学考了1分,第二次数学考了19分,第三次数学才考了79分,然而,经过艰苦的努力,他所经营的公司于2014年9月19日在美国上市,他成为中国首富,他就是阿里巴巴的马云。
上述材料中的主人公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尊重和保障人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社会,融入社会
㈠我们通过自身的观察、体会,通过浏览报刊杂志的介绍,知道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事件,也知道了社会的一些阴暗面。几年以来神州大地涌现出一大批孔繁森式的好干部,王思明式的好老师,李向群、徐洪刚式的好战士,赵雪芳式的好医生,韩素云式的好军属,谭彦式的好法官,任长霞式的好警察……但是也出现了胡长清、成克杰式的大贪官,出现了董雷、马加爵式的大恶魔……
(1)在你的身边,有没有好干部、好老师、好医生、好同学……如果有,请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并简要写出他们的事迹。
(2)在你的身边,你最深恶痛绝的现象是
(3)你觉得对无私奉献的人应该这样奖励
(4)而对那些你认为丑恶的现象应该
㈡公共汽车内,非常拥挤,一片嘈杂之声,“喂,你挤到我了!”一个女孩在尖叫。“怎么,来劲是吧!”一听就是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看来,一场争吵不可避免。“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时,传来一位老人的声音。顿时,车内一片沉寂。
请问:你是如何理解老人“把心放宽,就不挤了。”这句话的?

世界权威杂志《科学》曾登过这样一份研究报告:如果过度捕鱼、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的形式继续发展下去,2048年之后几乎不会有任何海鲜留存世上。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说,世界上已有1/3的渔场消失,而海鲜数量减少的速度还在继续加快。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2)你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3)对此你想说些什么?

2011年4月22日,国土资源部、辽宁省人民政府、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以“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在全国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隆重纪念第四十一个世界地球日。为了更好地体现世界地球日主题,鼓励民众把节约能源和低碳生活融入日常生活每个细节中,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倡议,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每一寸土地,珍惜每一份资源,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度电,节省一张纸,节约一滴水,把节约资源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使其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让低碳生活成为社会风尚。
(1)材料说明了什么?
(2)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去过低碳生活?(至少3项)

日本地震后福岛核电厂反应堆泄漏,引起社会上传言不断,碘盐可以防核辐射的传言引发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一些地方出现抢购碘盐现象。“今天你买盐了吗?”一夜之间,盐已经成为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键词,甚至并成为联系亲情、友情的最好礼物。“抢盐风潮”是一种什么心理?请谈一下你对这种心理的认识。

材料:香港富豪霍英东先生一生热心公益,多年来,对社会的各类捐助接近200亿元;上海孤老王显明年过花甲且身患绝症,却用一根自制的捞竿四年如一日在黄浦江打捞各类垃圾四百余吨,处理江中动物尸体二百多具,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了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无数志愿者加入奥运服务队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许多人立即自发参与救援行动……
(1)读完上述材料,你受到什么启示?
(2)你打算怎样使自己也具有他们的这种优良品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