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迁都北京之后,运河漕运发达,天津“粮艘商舶,鱼贯而进,迨无虚日”。清朝一度解除海禁,有天津文人描绘说:“百宝都从海舶来,……怪怪奇奇洋货街。”能够涵盖材料信息并反映天津历史发展的表述是
A.明、清时期天津经济持续繁荣 |
B.运河漕运使天津商贸不断发展 |
C.水运通道便捷保证了天津商贸不断发展 |
D.海上运输兴起促成了天津商贸持续繁荣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发布的《航海条例》( )
A.是其确立海上殖民霸权的标志 |
B.为打击拿破仑帝国而颁布 |
C.为了打击西班牙的海上贸易活动 |
D.主要针对荷兰的海上贸易活动 |
在英国建立起“日不落”殖民帝国的过程中,它先后打败了( )
A.荷兰、西班牙、法国 |
B.西班牙、荷兰、法国 |
C.法国、西班牙、葡萄牙 |
D.葡萄牙、荷兰、法国 |
关于“东印度公司”的确切表述是( )
A.是荷兰和英国商人自发组成的联合公司 |
B.公司资金缺乏,主要依靠欺诈贸易获利 |
C.耗费大量资财,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
D.政府支持,享有特权,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
“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
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
C.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
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
下列有关17~18世纪英荷殖民扩张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多成立垄断性质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掠夺 |
B.以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打开各国大门 |
C.以公开野蛮的掠夺为主要特征 |
D.以垄断商路、掠夺金银、贩卖人口为主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