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低度的果酒、果醋具有一定的保健养生功能。右图是两位同学制果酒和果醋时使用的装置。同学甲用A(带盖的瓶子)装置制葡萄酒,在瓶中加入适量葡萄汁,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每隔12 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之后再将瓶盖拧紧。当发酵产生酒精后,再将瓶盖打开,盖上一层纱布,温度控制在30℃~35℃,进行制果醋的发酵。同学乙用B装置,温度控制与甲相同,不同的是制果酒阶段充气口用夹子夹紧外,排气的橡胶管也用夹子夹住,并且每隔12 h左右松一松夹子放出多余的气体。制果醋阶段适时向充气口充气。经过20天左右,两位同学先后完成了自己的发酵制作。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酵母菌与醋酸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后者 。
(2)同学甲在制酒阶段,每隔12 h左右就要将瓶盖拧松一次,但又不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 。
(3)用反应式表示出同学甲利用A装置制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 。
(4)B装置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 。
(5)制果酒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而制果醋时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目的是 。
(6)制作过程一般不需要额外添加酵母菌和醋酸菌即可完成。为了提高果酒品质也可以在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利用 培养基可分离获得较为纯净的酵母菌种。
某学生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作实验材料,观察到甲、乙两个图像。
(1)撕取洋葱(内、外)表皮,置于滴加清水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可观察到的是上面的图。
(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0.3g/mL蔗糖溶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取,重复几次后,可观察到的是图,其中所示细胞发生了现象。
(3)甲、乙两图所示细胞的细胞液存在于(a、b、c)中。
如图是细胞局部结构的电镜照片。请回答问题:
(1)图中A是线粒体,它是的主要场所,能产生大量ATP。ATP分子中有个高能磷酸键。
(2)图中B所示的细胞器是,A、B均为膜结构,其基本支架是。
(3)若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参与有氧呼吸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实验一:为研究汽车尾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对人成熟T淋巴细胞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T淋巴细胞,48 h后检测Na+K+ATP酶活性及细胞活力。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
颗粒物浓度/μg·mL-1 |
Na+K+ATP酶活性/U·mg pro-1 |
细胞活力(相对值) |
A |
0 |
35.8 |
1 |
B |
50 |
30.6 |
0.98 |
C |
100 |
20.5 |
0.87 |
D |
200 |
12.4 |
0.48 |
SDH是有氧呼吸的关键酶。细胞活力通过测定各组细胞SDH总活性来表示,用于反映颗粒物对细胞的毒性,SDH总活性由该组细胞数及每个细胞SDH酶活性共同决定。
⑴本实验毒性评价指标所反映的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或表现为杀伤作用使细胞数减少,或表现为抑制了细胞的________(生理过程)。实验数据表明,随着颗粒物浓度的增加,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________。
⑵汽车尾气中含有的多种致癌因子会损伤DNA,使________表达异常。长期汽车尾气暴露的人群,其T淋巴细胞执行的________免疫功能障碍,导致识别、攻击癌细胞能力降低,癌症发病风险提高。
实验二: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通过测试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计算得出能力指数的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请说明对照组的设置方法。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选取若干个自愿者而不是一个志愿者的原因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从而干扰测试结果。
野生的森林草莓是二倍体(2n=14),甲图表示在光照条件下其叶肉细胞内的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字母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乙图是探究温度影响森林草莓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草莓吸收氮磷的主要方式是。甲图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D表示_______。
(2)乙图中25oC时森林草莓根细胞中产生ATP的结构有。从乙图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
(3)研究人员欲将森林草莓的染色体加倍,可用(试剂)处理其种子或幼苗。处理后的草莓和原来的森林草莓是否为同一物种,原因是。
菖蒲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 (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生化机制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时以水生植物为主,因陆生植物在淹水时,根部细胞会,造成对根细胞的伤害;将菖蒲细胞的一个DNA用15N标记,放入含14N的4种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连续进行有丝分裂2次,产生个含有15N 的DNA;科学工作者欲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菖蒲品种,宜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2)基因A的表达过程包括。据图判断,菖蒲的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开黄花的菖蒲的基因型可能是。
(3)若基因型AaBb×AaBb的亲本个体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请用竖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点(·)表示相关基因位置,用圆表示细胞,在答题卡上画出亲本体细胞的基因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