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类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分散的、局部的向整体的、全球化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下列图片
     
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周年邮票          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
(1)材料一这两幅图片所反映的是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的相同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因为,有两种因素促使了这种变化……其一,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其二,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2)依据材料二,指出“技术上、体制上”这两种因素的具体含义。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材料三 有人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时,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时,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时,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3)依据材料三,概括说明三十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和行动来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从中可以总结出哪些成功的经验?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华沙条约组织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了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
--(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
--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
(2)材料二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其个人原因何在?但有人认为,华盛顿实际上具备称王的条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关甚至难以戴稳"?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

材料一
拿破仑在1808年正式创立帝国贵族制度,据统计,在帝国贵族中,旧贵族出身的占22.5%,资产阶级出身的占58%,其他阶级出身的占19.5%。进出宫廷的公卿、侍臣、宫女与旧贵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人本身就是几代的贵族……在拿破仑任命的省长中,出身贵族的到1814年达到43%。
(摘编自《从高卢到戴高乐》)
材料二
1814年3月14日拿破仑说:"只要我还活着,我将是全法国的主人……今天像在奥斯特立茨战场上一样,我是主人……但是我认为在拉法耶特的时候(指法国大革命前期)和我这个时期有一个区别:当时人民是主宰,而现在我是主宰"
(摘编自《拿破仑与帝国》)
(1)概括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拿破仑统治的特征。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拿破仑统治与法国大革命之间关系的角度评价拿破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日前在此间表示,当今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由一国指挥世界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他说,当世界的两极体系不复存在时,人类应当走向一个以几个中心为依托的多极世界,目前的世界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有一个大国企图指挥世界,这是不能接受的。
材料二在谈到地区冲突时,普里马科夫认为,这种冲突现已同国际恐怖主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冲突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使世界面临新的危险。他说,车臣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当地的恐怖分子和分离主义者得到外部的支持。
——材料一、二均摘自新华社索非亚2000年4月24日电
材料三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亚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出现了。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惟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具体指什么?(1分)结合所学回答世界的两极体系是怎样形成的?(2分)
(2)概括材料二中所说的“世界面临新的威胁”。(1分)对待这一问题我国是怎样做的?(4分)
(3)“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结构性的变化有哪些?(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把握怎样的原则?(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美国国务卿马歇尔)。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四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中国还是能说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2分)
(2)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结果如何?(5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这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4)材料四表明邓小平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存在着怎样的担忧?(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
——《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
(1)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思想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中体现上述思想主张的措施及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