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右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 |
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
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
D.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
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适宜的光照和充足的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藻体内的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这是由于()
A.光反应仍然进行,形成[H]和ATP |
B.光反应仍然进行,不能形成[H]和ATP |
C.暗反应仍进行,CO2与五碳化合物继续形成三碳化合物 |
D.暗反应停止进行,没有[H]和ATP供应,三碳化合物不能形成C6H12O6,而积累了许多三碳化合物 |
右图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放在透光的不同钟罩内,以下关于本实验的目的叙述中最准确的是()
A.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 |
B.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增大而增大 |
C.证明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 |
D.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 |
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
A.提供能量 | B.供给营养 |
C.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 | 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 |
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
A.丙酮酸 | B.乳酸 | C.二氧化碳 | D.水 |
植物体内形成ATP的过程有()
(1)光反应(2)暗反应(3)有氧呼吸的过程(4)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
(5)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6)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
A.(2)(4)(6) | B.(1)(3)(6) | C.(4)(5)(6) | D.(2)(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