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
后代的表现型 及其株数 |
||||
组别 |
表现型 |
乔化 蟠桃 |
乔化 圆桃 |
矮化 蟠桃 |
矮化 圆桃 |
甲 |
乔化蟠桃×矮化圆桃 |
41 |
0 |
0 |
42 |
乙 |
乔化蟠桃×乔化圆桃 |
30 |
13 |
0 |
14 |
(1)根据表格中数据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___种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 ,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 ,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 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豇豆对多种害虫具有抗虫能力,根本原因是豇豆体内具有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基因)。科学家将其转移到水稻体内后,却发现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CpTI蛋白质的积累量不足。经过在体外对CpTI基因进行了修饰后,CpTI蛋白质在水稻中的积累量就得到了提高。修饰和表达过程图3所示:
图3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CpTI基因是基因工程中的________ ,为减少工作量和盲目性,获以CpTI基因时应尽可能采用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目前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利用mRNA为模板合成所需基因,完成这一过程需要 ________酶和DNA聚合酶等;二是根据已知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目的基因结构中的________的核苷酸序列,再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
(2)用化学方法合成的CpTI与豇豆体内的CpTI相比,前者的核苷酸数目________后者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3)“信号肽”序列及“内质网滞留信号”序列之所以能修饰到CpTI上,是由于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在①过程中,要使用________酶,②过程称为 ________ 。
(4)检测修饰后的CpTI基因是否表达的最好方法是______ 。
科学工作者将从苏云金杆菌中分离出来的杀虫晶体蛋白质的基因(Bt),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转移到棉花植株中,培育出了转基因的抗虫棉。Bt基因在棉花植株的细胞中表达,使棉花植株产生原毒素(杀虫晶体蛋白),达到抗虫的目的。
(1)在实验室中,欲快速、大量地获得Bt基因,在合成Bt基因的试管中加入的物质有________。
(2)图3—3—3中A→B→C表示杆苏云金菌的DNA复制过程,黑点表示DNA分子复制的起始点,“→”表示DNA分子复制的方向,从左到右表示复制的时间顺序。若A中含48502个碱基对,子链的延伸速度是105个碱基对/分,则此DNA分子复制完成约需30秒,而实际上只需16秒。根据图中A—C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图3—3—3
(3)Bt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过程可以表示为:________
(4)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一般都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减缓________增加的频率;抗虫棉培育成功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美检测雇员基因缺陷引发首例基因歧视官司
据新华社电美国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近日将美国北圣菲铁路公司上法庭,要求这这家公司停止对其雇员进行基因缺陷检测。这是美国首例与工作场所基因隐私和基因歧视有关的法律纠纷案。据报道,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在诉状中说,北圣菲铁路公司从部分雇员身上采集血样,然后进行基因缺陷检测,这种把基因检测结果作为雇人基础的做法违反了美国残疾人法案,应该立即禁止。该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说:“在科学和技术进步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警惕,确保新科技成果不被用于违反劳动者的权利”。
由于担心基因检测将使一些体质差、易于受伤或患病的人不被用人单位雇佣,美国22个州已经通过了禁止在雇人时借助基因检测做决定的法案。
(1)文中的“基因缺陷”是指________。
(2)导致“基因缺陷”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3)对“基因缺陷”可以采用________方法来治疗。
(4)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
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品种,但易得枯萎病,降低观赏价值。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新品种。请据图3—3—1回答:
图3—3—1
(1)将②连接到①并形成③,常用到的酶有________ 。
(2)②与①上的某种抗药性基因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
(3)经检测,被③侵染的茶花叶片细胞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②已经________。欲快速培育大量该抗病新品种,应该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依据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4)通过转基因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配子中是否一定含有抗病基因?________。
我国科学工作者克隆并测序了庚型肝炎病毒全部基因组。该病毒核苷酸共9213个核苷酸,其中C和G含量碱基总量的59.4﹪,编码一个含287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其一端有168个核苷酸,另一端有423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区,分析回答:
(1)庚肝病毒的性状由________控制,其与甲肝病毒的性状不同,从本质上看其原因是遗传信息不同。
(2)简要说明该病毒核酸全长有9213个核苷酸,而指导合成蛋白质分子为什么只有2873个氨基酸?________。
(3)从提供信息分析该病毒为________。
A.DNA病毒 | B.RNA病毒 | C.逆转录病毒 | D.不能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