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相关
“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  ——《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
(1)按材料的观点,18—19世纪的欧美属于社会转型期。请从经济、政治方面的变化的角度归纳其转型的表现
(2)近代百年,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做出了不懈努力。20世纪初,在政治领域推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什么?从现代化的角度简要说明它在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方面的意义。
(3)有人认为:“社会转型期一般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转型时期的“矛盾凸现”往往是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社会贫富悬殊扩大所至。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并简要评价。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时候,我们会通过一些典型的制度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概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遗书》之力作《殷周制度论》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它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二“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试分析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
材料三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代初年,皇帝的一道旨意中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这一特点对国家的政治文明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4分)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4)根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材料二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材料三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道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材料四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指出: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推翻专制政体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的三个事例。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材料二说“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依据材料三,分析为什么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4)材料四与材料二的评价是否矛盾?你如何理解材料四对中华民国成立的评价?

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1894,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

年代
商办
外国人办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1872—1894
53
4687
9.6%
103
28000
57.3%
1895—1913
463
90801
41%
136
103153
46%


材料二鼓吹实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刊物

创办时间
创办人
刊物名称
1898
梁启超
《时务报》
1898
严复
《国闻报》
1903
章炳麟
《苏报》
1905
孙中山
《民报》


材料三 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党名
发起人
在议会中所占席位
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表反映的两种企业在两个时段的发展趋势如何。简析1872——1894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1895——1913年间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这种政治局面说明社会发展的主要状况是什么?
(4)结合以上材料,指出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发展方向,并分析其没有变成现实的原因。

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所倡导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编自[德]雅斯贝斯《大哲学家》
材料二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材料三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是与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进行现代转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
——摘编自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为重建古代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所欲达到的目的。
(2)在材料二中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学?归纳陈独秀的反孔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学进行道德教育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的影响。

(17分) 回首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近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替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两幅图反映的是哪两次战争? (2分) 你还知道19世纪列强发动的哪些大规模侵华战争?(举2例)(2分)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1911年10月到1912年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封建专制政体主要进行了哪些重大活动?(3分)
(3)清朝后期,我们国家饱受苦难,历尽沧桑,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4)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各阶层奋起反抗,资产阶级领导了辛亥革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70年》
材料四: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
问题: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三的看法?根据材料四,你认为辛亥革命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