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部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分别是:
A                 B                   C               
(2)从图中可以看出,各自然带大体沿着        (经或纬)线方向更替,明显地反映出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在          (低、中、高)纬度地区最明显。
(3)若从北京到广州,沿途所看见的自然带景观,反映出地理环境的                地域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在          纬度地区最明显。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的降水和月均温的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表示北京、广州的数码分别是
(2)图中反映我国东部冬季的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分析其成因。
(3)图中反映我国东部降水的时间变化有何规律?分析其成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地震,地震摧毁了首都太子港大量房屋、造成300万人流离失所,十几万人丧生。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属于地震频发区。此次地震震源仅位于地下10千米左右,震中位于首都太子港西南约16千米处,这儿人口密集,房屋质量不佳,一旦发生强震,很难避免灾难。
材料二中国泥石流成因的地域差异:

区域
成因类型
特点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区
冰川泥石流
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
川滇山地
降水泥石流
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
黄土高原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频繁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
华北和东北地区
暴雨引发的泥石流
频率低,但规模大且凶猛

(1)结合材料一分析海地地震灾情严重的地理原因。
(2)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多发的主要原因。
(3)为了防治川滇山地频发的泥石流,列举人类正确的工程性防御措施。

读下图及以下资料,分析回答。(10分)
资料: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 mm称为暴雨。100~200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mm称为特大暴雨。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分布图。

(1)分析图中所画河流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共同原因。
(2)简述洪水造成的主要危害。

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请写出下列相应内容。(6分)
降水___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____;地表水__________;地貌多_________;土壤_________;植被_________。
(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2分)
(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4分)

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读后完成下列要求。(22分)

(1)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分别是:
A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F__________。
(2)图中各自然带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自然带名称相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同;________和_______自然带名称不同,但对应的气候类型相同(填字母代号)。
(3)图中A、B所处纬度大致相同,但自然带类型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自然带由A→E→D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规律;E→G→F→G→C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____规律。
(5)自然带D在大陆东部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在大陆西部其南界比东部偏北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图中各字母代表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这种现象是自然带受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