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欣赏课上,老师介绍到林纾的《妖梦》:一个人梦见去游阴曹,阴曹里一伙不法之徒把个阴曹地府闹得天翻地覆。 他在阴曹里看到一“白话学堂”,门外大书一联云:“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对此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正确的表述是
| A.林纾所指的不法之徒是指袁世凯等北洋军阀 |
| B.林纾认为欧阳修和韩愈的文学贡献不如曹雪芹及施耐庵 |
| C.林纾的描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的表现形式 |
| D.林纾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
拿破仑晚年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这主要是因为《民法典》:
| A.巩固和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 B.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
| C.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则 | D.建立在拿破仑伟大的军事成就之上 |
《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两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联邦党人要求:
| A.维护各州的权力 | B.争取民族独立 |
|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 D.建立民主制度 |
《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不长时间就给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的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
| A.自由 | B.平等 | C.共和 | D.法制 |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B.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
| C.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 D.近代德国宪法好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 |
影响和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的分权学说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理论形成的历史文件是
| A.英国《权利法案》的通过 | B.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 |
| C.法国《人权宣言》的颁布 | D.拿破仑《民法典》的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