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共10分)
班级组织了以“公平与信任”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主体分三部分:
【讨论现象】清脆童音,我不相信
2011年2月24日,我们去小学部报告厅,和一群四年级小朋友一起听安全讲座。
讲座上,老师提问:“路上遇到摔倒的老人,我们应该去扶他吗?”
我迟疑了一下,只见不少四年级小同学齐齐举手:“不能,要不然那个老人会说是我推倒他的。”
“路上遇到哭泣迷路的小弟弟小妹妹要我们带他回家时,我们应该答应他吗?”
一个小同学站起来回答:“不能,这是一个陷阱。”
……  
对于好多这样的问题,都是一排迅速举起的小手,和用清脆童音回答的“标准答案”。
   (摘自《南方周末》2011年3月17日,作者为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二学生)
针对上述材料,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同学甲:这样整齐的回答是有人教过的吧?老师不应该这样教他们。
同学乙:老师其实也是很无奈的,这样的教育固然让人觉得很悲哀,但如果不这样教,出了事情后果就更严重了。
主持人:对!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这个社会确实存在着某种的现象,它们已经影响了年幼的心灵。
你认为主持人说的“某种现象”指什么现象?请结合材料概述。
【分析数据】以下是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论:
   
(摘自《中国人的信仰世界》一文,《南方周末》2011年4月28日)
你从这个图表中读出的主要信息是                
为了建设公平与诚信的社会,请你提一条建议:                                             
                                       
【采取行动】本次活动要选一首歌曲作为推广曲目,旨在呼唤真诚与信任。备选曲目有两首,歌词摘录如下:
           
你选择第       首,理由是                。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名著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散文尤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典名作,滋养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__________(A、反射 B、折射),记录着历史的cāng桑。我们从中不仅能汲取文学的精,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cāng()桑精()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改为改为
解释文中加点的成语。
脍炙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填序号)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
说说这幅漫画有什么含义。

“外来民工禁止入内,违者罚款二百!”位于武汉汉口三金潭小区的一座厕所围墙上,竟然写着这样一段告示语。这件事也让人不禁想起前不久的两则新闻:重庆一位农民工坐地铁时有座位不敢坐,硬是蹲了13站,因为他怕弄脏了座椅招来白眼;公交车上,一名时髦老太公然呵斥身旁的农民工,嫌他穿得“脏”。
请你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100字左右。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主要信息,介绍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的意义。
【材料一】
某校中学生对戏剧了解情况的调查

【材料二】
戏剧中生动的人物形象,优美的音乐舞蹈,多彩的服装布景,都会使观众获得美的感受,激发对美的追求。无论是欣赏《屈原》这样的历史剧,还是观看富有时代生活气息的《天下第一楼》,伴随着动人的情节,观众积累了更为丰富的历史知识,了解了更多的民俗文化。莎士比亚、曹禺等优秀剧作家用戏剧展现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引人思索,这对观众美好人格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主要信息:
目前北京市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尚处于探索阶段,而美国已具有较为成熟的经验。请阅读下面材料,从四方面介绍美国在推动戏剧教育方面的举措。
【材料】
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目标2000:美国教育法》,将戏剧教育课程纳入学制教学之内。同年颁布的《艺术课程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程度。美国的中小学戏剧课以“创造性戏剧”为主要内容,鼓励学生自创、自演、自评剧目,校园戏剧演出因此深受师生喜爱。美国还通过在演艺学院中设置戏剧教育专业的方式,为中小学培养具有戏剧特长的教师,以保证戏剧课的质量。
为了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学校即将开展的“戏剧进校园”活动,请你拟写一条宣传语。
答:

用四字词语给自己画个像
如:唐僧:菩萨心肠鲁智深:义薄云天
我的优点:
我的缺点:
我的外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