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小题。
(一)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指出下列选项中划线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
A.才美不外见于是见公输盘 | B.以牒为械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
C.子墨子九距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 D.楚王问其故彼竭我盈,故克之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杀所不足而争有余,不可谓智。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选文第一节中交待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
墨子见到公输盘,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⑴飞漱其间()⑵良多趣味()
⑶属引凄异()⑷故渔者歌曰()翻译句子
⑴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写三峡什么时候的景象?其景象有何特点?
从全文看,结尾引用渔者的歌谣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中丞成龙按①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lián)甚富,夜被穿窬②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选自《聊斋·于成龙》)
[注]①按:巡视,巡行。②窬:yú,洞,窟窿。对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适巨绅家将嫁女适:正碰上B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谕:谕告
C乃阴嘱吏目阴:狡猾 D过午得二人得:抓获下列句中的“而”与“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面山而居 | B.聚室而谋曰 | C.以待饥者而食之 | D.学而不思则罔 |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刺史无术”反衬了于成龙破案如神,迅速破案又表现于成龙不仅机智而且勇敢的特点。 |
B.于成龙放出风声,第二天将在全城严加搜查。这是一招敲山震虎,也充分利用做贼人心虚的特点。 |
C.二人多次出城,本因有急事,却又不带行装,其实是欲盖弥彰。所以于成龙推断这两人应该就是铤而走险、急于转移赃物的盗贼。 |
D.盗贼将妆奁席卷而去体现其利令智昏、贪婪特点,而他们竟想到着女装出城足见其狡诈。 |
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杀黑龙以济冀州济:②寒暑易节易:
③从而谢焉谢:④以示玉人示:翻译下列句子。
(1)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
译:
(2)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4分)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 盖地有高低
(2) 亲给钱粮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 非咨询不穷其致:_______________ (2 )躬历山川:_______________
( 3 )计利而忘义:________ _ _ (4) 远嫌而避怨:_____________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1)非相度不得其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结合文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海瑞的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喻皓造塔
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①甚精,都料匠喻皓所造也。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皓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上百年,当正也。”其用心之精盖如此!
注释:①制度,规划,设计。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而动如初
(2)都料匠喻皓所造也解释划线的词
(1)逐层布板讫(2)匠师如其言
(3)人履其板(4)塔初成翻译
(1)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2)其用心之精盖如此!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于”字,意思与例句中划线的“于”字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B.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
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D.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读了以上两则短文,你觉得喻皓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阅读陈子龙①《李氏之鸠》一文,完成文后下列小题。
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于廊楹②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③于吴者,见之,愿以十金④易焉。鸠觉其意,告主人曰:“我居此久,不忍去。公必欲市我他所,我且不食。”主人绐⑤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至贾家,则舍之去。鸠竟不食,哀号告归。贾人怜其志,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遂捐金十之二,而以鸠还李氏。鸩乃食。
注释:①陈子龙:明末的一位忠臣义士。明亡以后,他被清兵逮捕,自杀殉国。②楹:堂屋前的柱子。③贾:做买卖,经商。④十金:十两银子。⑤绐(dài):欺哄。
精练:解释划线的字
⑴不远去⑵公必欲市我他所
⑶贾人怜其志⑷且恐鸠死而金无取偿也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过于鹦鹉:比 | B.愿以十金易焉:语气词,不译 |
C.至贾家,则舍之去:就 | D.鸩乃食:才 |
翻译下列句子
⑴主人绐之曰:“我友有欲观汝者,即携汝归耳。”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在人格化的鸠鸟身上歌颂其美德,寄托其志向。试概括本文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