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称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义,变期夷习。”……梁启超语: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哥伦布,维哥达喜马(即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再看两支船队的对比表,你的感想的集中点是
|
船队性质 |
经费来源 |
航海目的 |
船队成员 |
扮演角色 |
中国方式 |
皇帝特遣船队 |
国库支付 |
宣扬国威 |
官吏、士兵、水手、工匠 |
外交使团 |
西洋方式 |
私人航海探险队 |
股份公司和私人集资为主,王室赞助 |
探险、寻找新土地、黄金和香料 |
冒险家、投机商、水手、工匠 |
殖民者、通商者、海盗 |
A.国力 B.资本积累 C.东西方差别 D.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差别
五四运动爆发后,李大钊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 | B.《庶民的胜利》 |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
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中提出的口号是
A.维新变法 | B.实业救国 |
C.民主科学 | D.民主共和 |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
A.太平天国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19世纪90年代,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①康有为②王韬③梁启超
④严复⑤郑观应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日本在1890年以前通过改革促发展,此后通过战争来促发展。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发动最早、攫取权益最大的侵略战争是
A.甲午中日战争 | B.第一次世界大战 |
C.九一八事变 | D.珍珠港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