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主要是

A.重新确立了美国倡导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对华原则
B.美国攫取了日本在中国的一系列侵略权益
C.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并驾齐驱,并抑制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扩张
D.挽回了美国在巴黎和会上丢掉的面子,与欧洲列强并驾齐驱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梁启超认为:“专制者不独君主国,而民主国亦有非立宪者(有立宪之名,无立宪之实,则等于非立宪)。”梁启超所说的“非立宪者”可以是近代的()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随着全球经济日益联系密切,关于“全球化的政治秩序”的讨论越来越多。《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书认为:“伴随全球市场和生产的全球流水线的形成,全球化的秩序、一种新的规则的逻辑和结构,简单地说,一种新的主权形式正在出现。帝国是一个政治主体,它有效地控制着这些全球交流,它是统治世界的最高权力”。对“帝国”设想理解错误的是

A.帝国就是新的全球的主权形成 B.帝国真正地统治了整个世界
C.没有国界限定帝国的统治权 D.帝国就是以前的帝国主义国家

很多西方学者在研究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际关系时,“国际事务中的每一个事件都被放在冷战的框架中,被理解为是增强了或是削弱了这场对峙中某一方的势力。”他们的认识()
①把国家间的冲突置于优先与核心地位②从现实主义角度解释历史事件
③没有体现全球意识的成长④主要关注战争与和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战中谁打败了日本?史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是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对日宣战,还是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从整体史观来看是()

A.美国的原子弹 B.苏联的对日宣战
C.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 D.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1923年张君劢在《再论人生观与科学并答丁在君》中说:“近三百年之欧洲,以信理智信物质之过度,极于欧战,乃成今日之大反动。吾国自海通以来,物质上以炮利船坚为政策,精神上以科学万能为信仰,以时考之,亦可谓物极将返矣。”从中可以看出张君劢
①抨击科学万能②目睹一战有感而发
③认为科学一无是处④认为人生的意义不能单纯依赖科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