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物体本身的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甲和乙一样长,甲比乙粗,乙和丙一样粗,乙比丙长,丙和丁长短、粗细一样,如图所示,将甲、乙、丙、丁固定在平木板上,其中甲、乙、丙的松紧程度一样,丁稍松弛一些,其探究步骤如下:

(1)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       钢丝的音调高,得出了结论:在弦的松紧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和弦的       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           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左侧,因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把矿石放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g;矿石放入量筒前、后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cm3,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8分)

)、()每空分,共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利用平行光粗测凸透镜焦距为___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如果像在光屏的上方,光屏蜡烛不动,则需将凸透镜向___________移动.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实像;(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如果将蜡烛在乙图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烛焰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变大/变小).若凸透镜被挡一半,则像形状 (变大/变小/不变)

分,共小敏学习了“光的折射”后,想知道光进入不同介质时,弯曲程度是否相同(折射角是否相等),如不同,弯曲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老师帮她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用一厚玻璃缸盛一定量的水,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从水中再进入玻璃,然后再进入空气中,其光路图如图所示.小敏还上网查出了一些介质的其他参数,如下表:

物质
空气

玻璃
植物油
密度(kg/m3
1.29
1000

930
速度(m/s)
3×108
2.25×108
2×108


(1)分析光路图,可知: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弯曲程度___________(相同/不同).

(2)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在植物油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
(3)光由传播速度大的物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物质中时,折射角___________(大于/
小于)入射角.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可采取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_____像.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2)从图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