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玮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 编号 |
琴弦的 材料 |
琴弦的 长度/cm |
琴弦的横 截面积 /mm2 |
A |
钢 |
20 |
0.3 |
B |
钢 |
20 |
0.7 |
C |
尼龙丝 |
30 |
0.5 |
D |
铜 |
40 |
0.5 |
E |
尼龙丝 |
40 |
0.5 |
(1)如果玮玮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
(3)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则控制的变量是琴弦的___ __和 ,想探究的问题是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 的关系。
(4)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玮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写数字代号).
如图所示,探究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速度的变化实验:
(1)实验原理是 ,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2)为了便于测量,应使小车在斜面运动的时间长些,因此应使斜面保持较 (填“大”或“小”)的坡度。
(3)由实验可知:上半段的平均速度是 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从斜面滑下过程速度越来越 。
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①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 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AO向ON靠近,则OB____ _ON。(填“靠近”或“远离”)
实验结果表明:反射角 入射角。
②如乙,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则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 。
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所示,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
(2)如图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 (选填“变大”或“变 小”),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同学们在做教材上的电学实验时,发现2B、HB铅笔芯的软硬不同,其实验效果亦不同.他们猜想铅笔芯的电阻可能与其软硬程度有关.于是同学们做实验来检验其猜想是否正确.
林清同学的设计思路如图所示,请指出她设计中的错误和不足.
错误:
不足: .
小明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探究性实验,实验时电阻R1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20Ω,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与探究题次数 |
A1示数A |
A2示数A |
V1示数(V) |
V2示数(V) |
V示数(V) |
1 |
0.4 |
0.4 |
4 |
8 |
12 |
2 |
0.6 |
0.6 |
6 |
6 |
12 |
3 |
0.8 |
0.8 |
8 |
4 |
12 |
请回答:
(1)这是 联电路,电压表V测 的电压.
(2)比较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可得结论: .
(3)比较三只电压表示数,可得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