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可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想到“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只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吗?”他猜想“物体受到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_N.
(2)如果要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小可应该选取图18中的_____________等步骤(填字母符号)进行对比.小可已经知道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那么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_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1)小可根据图18中A、C、D三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增加,物体受到的浮力在变大,于是他就得出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小可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模型法 C.控制变量法 D.类比法
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做“研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下表给出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导体的情况。
导体代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长度(m) |
1.0 |
0.5 |
1.5 |
1.0 |
1.2 |
1.5 |
0.5 |
横截面积(mm2) |
3.2 |
0.8 |
1.2 |
0.8 |
1.2 |
1.2 |
1.2 |
材料 |
锰铜 |
钨 |
镍铬丝 |
锰铜 |
钨 |
锰铜 |
镍铬丝 |
选择C、F两根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____________是否有关;选择C和_______(填写导体的代号)两根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的两根导体是___________(填写导体的代号)。
几位同学为了研究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里分别盛入水和煤油,用同样的电热器给它们加热,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
液体 |
质量/g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min |
1 |
水 |
100 |
20 |
28 |
4 |
2 |
水 |
200 |
20 |
28 |
8 |
3 |
煤油 |
200 |
20 |
24 |
2 |
4 |
煤油 |
200 |
20 |
28 |
4 |
(1)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__________有关。
(2)比较___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质量相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3)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小宇同学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中,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分别测得了如下两组数据:
分析表一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_______;
分析表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____________。
小宇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课上,两组同学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甲组水温/℃ |
85 |
88 |
90 |
92.5 |
95.5 |
97 |
98 |
98 |
98 |
乙组水温/℃ |
86 |
89.5 |
92 |
93.5 |
96.5 |
98.5 |
98.5 |
98.5 |
98.5 |
(1)由上表可知:甲组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乙组的水在第min开始沸腾。
(2)由实验可知,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甲、乙两组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都小于 100℃,这是因为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甲、乙两组测出的沸点稍有不同,这是因为实验存在__________。
小华同学做“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的情景,可知该同学的主要实验目的是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______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