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9个质点,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L,如图(a)所示.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1,质点1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Δt第一次出现如图(b)所示的波形.则该波的( ) 
| A.周期为Δt,波长为8L. | B.周期为 Δt,波长为8L. |
C.周期为 Δt,波速为8L /Δt |
D.周期为Δt,波速为8L/Δt |
如图所示,是氧气在0℃和100℃两种不同情况下,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与分子速率间的关系。由图可知
| A.100℃的氧气,速率大的分子比例较多 |
| B.具有最大比例的速率区间,0℃时对应的速率大 |
| C.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大 |
| D.在0℃时,也有一部分分子的速率比较大,说明气体内部有温度较高的区域 |
卢瑟福在研究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以下说法正确的
| A.按照汤姆孙模型,α粒子轰击金箔时不可能发生大角度的偏转,因而卢瑟福否定了汤姆孙的“枣糕模型”,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
| B.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运动方向不变,说明原子所带正电是均匀分布的 |
| C.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现象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
| D.卢瑟福通过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的数据记录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 |
1995年科学家“制成”了反氢原子,它是由一个反质子和一个围绕它运动的正电子组成.反质子和质子有相同的质量,带有等量异种电荷.反氢原子和氢原子有相同的能级分布,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氢原子光谱与氢原子光谱不相同 |
| B.基态反氢原子的电离能是13.6eV |
| C.基态反氢原子能吸收11eV的光子发生跃迁 |
| D.在反氢原子谱线中,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辐射光子的波长最长 |
有关氢原子光谱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 |
| 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 |
| 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 |
| D.氢原子光谱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有关 |
下列叙述中不是以发展新能源为目的的是
| A.降低长途运输中能源使用的成本 |
| B.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
| C.增加对化石燃料的开采 |
| D.减少环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