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X是强酸时,A、B、C、D、E、F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2SO4
B.当X是强碱时,A、B、C、D、E、F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C.当X是强碱时,C在常温下是固态单质
D.B也可在O2作用下直接转化为D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由图甲可以判断:若T1>T2,反应A(g)+ B(g) 2C(g)的△H<0 |
B.图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 B(g)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
| C.根据图丙,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调节pH≈4 |
| D.图丁表示用0.1mol/L的盐酸滴定20mL 0.1mol/LNaOH溶液,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 |
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和1mol Y发生反应:2X(g)+Y(g)
3Z(g)△H<0,反应过程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
| B.W点X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X的正反应速率 |
| C.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
| D.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 |
一定条件下,使X(g)与Y(g)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z(g)。温度为TK时,反应过程中X,Y,Z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 K和T2 K时,Y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1 mol/(L·min) |
B.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反应前的 倍 |
|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
|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
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1.5 L的两个恒容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X2 (g+3Y2(g)
2XY3(g) ΔH=-92.6 kJ·mol-1,实验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 容器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
||
| X2 |
Y2 |
XY3 |
||
| ① |
1 |
3 |
0 |
放热46.3 kJ |
| ② |
0.8 |
2.4 |
0.4 |
Q(Q>0)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容器①中达到平衡时,Y2的转化率为50%
B.Q="27.78" kJ
C.若容器①体积改为1.0 L.则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大于46.3 kJ
D.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K=
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含Cr2O72﹣和CrO42﹣)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过程如下:
己知转化过程中反应为:2CrO42﹣(aq)+2H+(aq)
Cr2O72﹣(aq)+H2O(1)。转化后所得溶液中铬元素含量为28.6g/L,CrO42﹣有10/11转化为Cr2O7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达平衡状态 |
| B.若用绿矾(FeSO4·7H2O)(M=278)作还原剂,处理1L废水,至少需要917.4g |
| C.常温下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1×1014,则转化后所得溶液的pH=6 |
| D.常温下Ksp[Cr(OH)3]=1×10﹣32,要使处理后废水中c(Cr3+)降至1×10﹣5mol/L,应调溶液的pH=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