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的甲是地球赤道上的一个物体、乙是“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周期约90分钟)、丙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它们运行的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它们都绕地心作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乙>a丙>a甲 |
B.它们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关系是v乙<v丙<v甲 |
C.已知乙运动的周期T乙及轨道半径r乙,可计算出地球质量![]() |
D.已知甲运动的周期T甲=24h,可计算出地球的密度![]() |
在磁场中某一点,已经测出一段0.5 cm长的导线中通入0.01 A电流时,受到的安培力为5.0×10-6 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点磁感应强度大小一定是0.1 T |
B.该点磁感应强度大小一定不小于0.1 T |
C.该点磁感应强度大小一定不大于0.1 T |
D.该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即为导线所受磁场力的方向 |
下列说法符合物理事实的是()
A.电子就是元电荷 ,物理学家密里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 |
B.为了用简洁的方法描述电场,法拉第引入了电场线。 |
C.电流的单位是安培。安培总结出了欧姆定律。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
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静电力常量K也是奥斯特利用扭秤实验测量得到的。 |
示波管的内部结构如图甲所示。如果在偏转电极XX/、YY/之间都没有加电压,电子束将打在荧光屏中心.如果在偏转电极XX/之间和YY/之间加上图丙所示的几种电压,荧光屏上可能会出现图乙中(a)、(b)所示的两种波形。则
A.若XX/和YY/分别加电压(3)和(1),荧光屏上可以出现图乙中(a)所示波形 |
B.若XX/和YY/分别加电压(4)和(1),荧光屏上可以出现图乙中(a)所示波形 |
C.若XX/和YY/分别加电压(3)和(2),荧光屏上可以出现图乙中(b)所示波形 |
D.若XX/和YY/分别加电压(4)和(2),荧光屏上可以出现图乙中(b)所示波形 |
如图所示,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甲,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O点.另一个电量为+q及质量为m的点电荷乙,从A点以初速度v0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到B点的速度最小为v.已知点电荷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AB间距离为L0及静电力常量为k,则()
A.OB间的距离大于![]() |
B.点电荷乙能越过B点向左运动,其电势能仍增多 |
C.在点电荷甲形成的电场中,AB间电势差![]() ![]() |
D.从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点电荷乙做的功为![]() |
如图10所示,MPQO为有界的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度为E,ACB为光滑固定的半圆形轨道,轨道半径为R,A、B为圆水平直径的两个端点,AC为圆弧.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从A点正上方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并从A点沿切线进入半圆轨道.不计空气阻力及一切能量损失,关于带电小球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一定能从B点离开轨道
B.小球到达C点的速度可能为零
C.若Eq=mg,且H大于R时,小球能从B点离开且上升的高度为
D.小球在AC部分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