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已知SARS是一种RNA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SARS病毒表面的S蛋白是主要的病毒抗原,在SARS病人康复后的血清中有抗S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某研究小组为了研制预防SARS病毒的疫苗,开展了前期研究工作。其间要的操作流程如下:

(1) 实验步骤1所代表的反应过程是___________。
(2) 步骤2构建重组表达载体A和重组表达载体B必须用限制酶和          酶,后者的作用是将用限制酶切割的        和_________连接起来。
(3) 为了检验步骤④所表达的S蛋白是否与病毒S蛋白有相同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S蛋白与SARS康复病人血清进行               特异性反应试实验,从而得出结论。
(4)步骤④和⑥的结果相比,原核细胞表达的S蛋白与真核细胞表达的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________( 相同,不同),根本原因是                                   
(5)S基因可以成功的嫁接到真核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其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 每格2分)识图做答
下图是一个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族系谱。6号和7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两个个体。8号和9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而成的两个个体。
(1)该病是由________性遗传因子(基因)控制的。
(2)若用A和a表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则7号的遗传因子分别为_________。
(3) 9号是杂合子的几率是______。
(4)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几率是_________。
(5)如果6号和9号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的男孩的几率是_________。

(16分)甲图是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DNA数目变化曲线图,乙图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第1题每格1分,其它每格2分)


(1)从甲图上看,图中________(填字母)段所示的时期是观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对应图乙中的 ________时期。(填编号)
(2)甲图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所示细胞分裂过程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按顺序填编号)。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____________(填编号),消失于图________(填编号)。
(4)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________。
(5) 从甲图上看,图中________ (填字母)段所示的时期是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对应图乙中的 ________时期。(填编号)

在豌豆中,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现将A、B、C、D、E、F六种植株进行交配,实验结果如下:(每格1分,第4小题3分)

P
实验组合
A×B
C×D
E×B
D×F
F1
高茎
21
0
20
29
矮茎
7
25
19
0

根据表内结果回答:
(1)写出P中各种植株的基因组成: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在所得的所有子代(F1)中,纯合的高茎植株应占_________株。
(3)A×B的后代为F1,将F1全部自交得到F2,F2的高茎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F2代继续自交,直至第Fn代。在第Fn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4) D×F的后代为F1,将F1全部自交得到F2,写出亲本到F2的遗传图谱

.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A、B两棵植株进行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实验一:在杂交Ⅰ中,将植株A的花粉粒转移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授粉后,雌花发育成穗轴上的玉米粒。
实验二:在杂交Ⅱ中,植株B的花粉粒被转移到同一植株的雌花上,进行授粉。
实验三:在杂交Ⅲ中,植株A的花粉粒被转移到植株B的另一雌花上进行授粉。
上述三种杂交所获得玉米粒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杂交
紫红色玉米粒
黄色玉米粒
I
587
196
II
0
823

412
396

(1)在玉米粒颜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用G代表显性性状,g代表隐性性状,则植株A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植株B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杂交Ⅰ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
(3)杂交Ⅰ的子代中,紫红色玉米粒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共10分)
已知菠菜的干叶病是干叶病毒导致的,但不清楚干叶病毒的核酸种类,试设计实验探究。实验原理:(略)。
(1)实验材料:苯酚的水溶液(可以将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分离)、若干健康生长的菠菜植株、干叶病毒样本、DNA水解酶、其他必需器材。
(2)实验步骤:
①选取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菠菜植株,编号为a、b。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设法将其蛋白质和核酸分离,以获得其核酸。
③在适当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喷洒植株a,用_________________喷洒植株b。
⑤再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株菠菜的生长情况。
(3)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