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有关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细胞代谢状况,乙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丙图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室内的CO2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的该植物细胞代谢情况出现在乙图的 ▲ 。
(2)、当植物细胞内的部分代谢活动处于图乙中的b点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 ▲ 。
(3)、在光照强度大于 ▲ klx时,植物才会表现出生长现象。在相同温度下,将该植物的叶片置于8klx光照下9小时,然后移到黑暗处15小时,则24小时内每100 cm2叶片的光合作用所消耗的CO2的量为 ▲ mg。
(4)、若乙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提高到30℃,理论上分析c点如何变化? ▲ 。高温导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到抑制的两个可能原因 ▲ 。
(5)、由丙图可知,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 ▲ ,j点与e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 。
下图表示某家族中眼色的遗传,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若以B及b分别代表眼色的显性及隐性基因,则Ⅱ2的基因型是____。Ⅲ2的基因型是____。
⑵Ⅱ1和Ⅱ2生的第三个孩子为棕眼女孩的几率为____。
⑶Ⅱ3和Ⅱ4生了两个女孩,再生第三个为女孩的几率是____。
⑷Ⅲ3与蓝眼男子结婚,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为棕眼男孩的几率为____。
大豆的花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与a控制着,下表是大豆的花色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试回答:⑴由表中第____个组合实验可知____色为显性
性状。
⑵表中第____个组合实验为测交实验。
⑶第三个组合中,F1紫花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
⑷画出第1组的遗传图解。
下面是最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弗莱明先生所进仃的探索过程。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的细菌没有生长。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
假设:青霉菌能抑制细菌生长
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后,观察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论:青霉素可产生一种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一种物质,分析出它的特征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根据上述探索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最为恰当的是()
A.青霉菌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C.青霉菌可能产生了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2)青霉菌和细菌的关系是()
A.共生B.竞争 C.捕食 D.寄生
(3)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和培养基中产生的,则应进一步设计______实验,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则能充分证明青霉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青霉素。
(4)最初使用较少的青霉素有较好的杀菌效果,现在青菌素使用量常达到800万单位,说明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了,这种抗药性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特尔等在1941年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现假设已分离到某微生物的5种突变体,它们都不能利用初始反应物合成生长所需的物质G。在合成G的途径中, A、B、C、D、E都是必需的,但不知它们的合成顺序。据表中实验结果分析:
(1)上述A-G物质合成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是突变体3的生长因子。
(2)突变体1在________之间被阻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赖氨酸在食品、医药和畜牧业上的需求量很大。下图利用黄色短杆菌合成赖氨酸途径的示意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苏氨酸和赖氨酸共同过量时,才会抑制天冬氨酸激酶的活性,酶活性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与酶的合成调节相比较,其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
(2)赖氨酸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_____氨基酸,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提高赖氨酸的产量,科学家对黄色短杆菌进行__________,选育出不能合成__________的菌种从而打破了产物对天冬氨酸激酶的抑制作用。
(3)黄色短杆菌合成的赖氨酸是_____代谢产物,它合成后存在的部位是_____。
(4)人工控制微生物代谢的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