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搭载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船于由江苏江阴苏南国际码头起航,于北京时间7月16日抵达东北太平洋海试区域。“蛟龙”号将在这里进行四次下潜5000米深海的试验。“蛟龙”号分别于北京时间21日、26日和28日完成了3次下潜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7月30日,“蛟龙”号顺利完成第四次下潜,在深度5182米的位置坐底,并成功将一“中国龙”木雕安放于海底。之后完成了海水、海底生物的提取以及锰结核采样等工作。此次任务进一步验证了潜水器在大深度条件下的作业性能及稳定性。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5000米级水深的突破,表明了中国有能力到达占全球面积70%的海洋深处进行探索,也为2012年中国冲击世界纪录的7000米海试奠定了基础。
(1)“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表明我国正在实施 战略。
(2)“蛟龙”5000米级载人深潜海试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各类人才。你打算如何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青少年要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除了具备创新精神外,还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暑假某校20名同学参加了中韩少年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根据以下情景,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情景一:在一场展示中国传统音乐活动中,小宋同学准备的独奏节目因故取消,而要他参加合奏表演,他想到自己为准备独奏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一时感到很沮丧,不知该怎么办。
(1)你认为小宋同学应该怎样做?请说明理由。
做法:
理由:
情景二: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受到中方组织单位的高度赞扬。同学们纷纷表示:“尽管我们还是初中生,但我们为自己能够承担起这次中外文化交流的使命而感到自豪。”
(2)你从同学们“承担使命而自豪”的感受中悟出什么道理?
以下是广州市的垃圾分类桶:
(1)针对许多市民还不清楚垃圾分类知识,现请你做小小讲解员告诉大家,下面这些垃圾应该放在哪个垃圾桶里?请把序号写在相应位置上
①废纸②玻璃③废电池④渣土⑤剩菜剩饭
⑥过期药品⑦砖瓦陶瓷⑧菜根菜叶⑨金属⑩光管
A.绿色厨余垃圾: | B.蓝色可回收物: |
C.红色有害垃圾: | D.灰色其他垃圾: |
(2)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实施垃圾分类的意义。
材料一: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2月14日晚,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中国已成为继苏联、美国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15日,嫦娥三号探测器与“玉兔”号月球车顺利互拍,五星红旗完美展现,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国 家 |
中国 |
美国 |
日本 |
科技实力分值 |
32.8 |
89.3 |
58.57 |
符合科学素养条件人口比例(%) |
0.3 |
6.9 |
4.4 |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什么?
(2)为解决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我国实施什么战略?如何实施?
(3)在科学技术备受重视的今天,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2012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纪念日。某班开展了以“法在我们身边”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党和国家领导人强调要忠实于宪法誓意味着什么?
(2)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3)中学生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述了“中国梦”。之后,又多次论及“中国梦”。近日,某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
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行列。但近代以来,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难、付出了重大牺牲,辉煌不再,尊严难立,中华民族也从此开始了百年中国梦的辛苦求索、艰难追寻……直到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才为之一新,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历史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材料二:中国梦,寄托着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集体记忆和昂扬向上的意志情怀,昭示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目标理想和美好的未来。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辛苦求索、艰难追寻的中国梦是什么? (2分)
(2)为了实现中国梦,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