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及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时,邓小平曾说:“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为避免上述弊端的出现,党和政府主要着重于( )
|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
| 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
| C.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
| D.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 A.推行了土地改革 | B.组织了人民公社 |
| C.实施了“一五”计划 | D.发动了“大跃进” |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
|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
|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
|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它“新”在()
| A.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 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
| C.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 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①自然经济②民族工业③洋务企业④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
| A.万能蒸汽机、火车机车 | B.电灯泡、电动机 |
| C.汽车、汽轮 | D.电话机、内燃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