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l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0年12月美国政府要求“所有希望向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出口任何商品的个人和公司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                                   ——《中美关系史l949--1972)》
材料二:1971年9月22日,美国同日本国一起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了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提案,既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又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的“双重代表权”提案。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材料三:1978年邓小平就中关关系正常化提出三条:美国从台湾撤军,跟台湾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与台湾断交。美国又反过来提出三条:一是卡特政府说必须经过国会参议院讨论,在美中建交的那一天,告诉台湾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第二条是美国要求中方要发表一个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的声明……。最严重的争议是美国坚持在两国关系正常化后还要向台湾出售武器。邓小平提出,建交以后,《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也废除了,美国就不能再向台湾卖武器。卡特政府承诺,1979年起不再向台湾出售新的武器。      
——陶文钊《美国需要中国吗》
材料四:美国政府2010年1月29日向国会通报了新的对台出售武器计划,包括“黑鹰”直升机.“爱国者—3”反导系统.“鱼鹰”级扫雷艇等总额近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中方1月30日.31日两天内密集作出强烈回应,采取四项强硬措施,要求美方停止对台军售。
——引自新浪网2010年2月1日《外媒:美对台军售中国反应“史无前例”》
材料五:尽管实际情况的发展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迅速,但是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令人乐观的,多方面的成功是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  
——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贝特斯·基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中美建交过程中,双方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从中美谈判可以看出中国坚持的根本原则是什么?美国坚持对台军售体现出其对亚洲怎样的战略意图?
(3)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对美国采取强硬态度和立场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五,贝特斯·基尔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概括指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工业文明孕育期社会变革示意图》,完成各项要求:

(1)根据图中经济、思想文化、政治的要素分类,在带△的方框内填写适当的历史事件。
(2)在图中找到与启蒙运动相关的四个箭头,对箭头的含义做出合适的解释。示例:箭头①:启蒙思想产生于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启蒙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之一。
箭头②:
箭头③:
箭头④:
(3)如果要表示人类正式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应该在本示意图的右面添加一项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15世纪之交),尽管郑和的远征确切地表明,中国人拥有控制海洋的技术和财力,但……中国商人缺乏西方商人所拥有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无力向禁止海外冒险事业的皇帝的敕令挑战”。
——《全球通史》
(1)当时的英法等国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西方商人”拥有怎样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4分)
(2)为什么“西方商人”能获得这种权力和地位?
(3)“西方商人”如此的权力和地位对西欧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一战期间,为了寻找石油,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曾耗资几百万美元在中国西北地区打了7口探井,后因收获甚微而离去。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中国做了一番地质调查后,发表文章,断言:中国贫油。
材料二 1953年底,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李四光分析了我国的地质条件,认为中国陆地一定有石油,并指出:“美国的失败,并不能证明中国没有石油可采。”
请回答:
(1)材料二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询问中国天然石油的前景如何”的背景是什
(2)李四光认为“中国陆地一定有石油”的理论依据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李四光观点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一联系材料二,概括在李四光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

阅读下列材料:(共12分)
材料一“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材料二凯末尔说:“我们国家与我国民族的唯一使命是用我们的刺刀把敌人从我们的土地上赶走。”“最适合土耳其民族本性与精神制度的是共和主义制度。”
------《当代东方政治思潮》
材料三 “虽然土耳其在他(凯末尔)死后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这个国家所遵循的原则基本上还是他生前制定的指导方针:建立及捍卫疆域有限的土耳其民族国家;启迪土耳其人民的民族意识;摆脱伊斯兰教对国家法律和教育的控制;不但要物质生活西化,人们的思想和风俗习惯也要西化……”
——戴维森《从瓦解到新生—土耳其的现代化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孙中山、凯末尔各自的政治主张。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凯末尔被各自国家尊为“国父”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共15分)
材料一 1674年,康熙命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铸造便于携带的轻巧大炮,亲临卢沟桥炮场检验,赞扬“西洋炮甚利,且轻便易运。”所造350门炮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大显神威。……但是据史料记载,康熙帝的统治政策中也有推崇孔孟之道、程朱理学,重新提倡八股文,允许妇女缠足等内容
材料二 美国人民称颂华盛顿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在美国人民心目中也是第一人”。
材料三

请完成:
(1)材料一所列举的史实是要说明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康熙帝除“平定三藩之乱”外还有哪些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的举措?
(2)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角度,评价康熙帝的贡献。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华盛顿一生的主要功绩
(4)康熙帝时,历史天空中折射着落日的余辉,几乎同一时期华盛顿却以利剑划破了沉重和黑暗的黎明。试分析其后东西方历史发展的走向出现怎样的差异?谈谈你对“余辉”和“黎明”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