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下图是王凯同学设计的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王凯实验时,用黑布将整个装置遮盖起来,不让光线透入,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
(2)第二天揭开黑布,王凯发现装置内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大钟罩内的 的浓度大大增加。
(3)王凯将燃烧着的火柴放进大钟罩内,火柴立即熄灭,说明大钟罩内 的浓度大大降低。
(4)这个实验说明:植物体的呼吸作用是吸收 ,放出 。
某湖泊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状态。近年来,由于周围农田大量使用农药以及附近居民生活污水的排入,水质污染严重,湖内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成为远近闻名的臭水湾。下表是科研人员对湖内一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DDT含量的检测结果。请分析回答:
生物类别 |
A |
B |
C |
D |
DDT含量(ppm) |
0.008 |
0.39 |
0.03 |
3.27 |
(1)写出A、B、C、D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该食物链中,若次级消费者要获得100千焦的能量,最少需消耗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
(2)除表中生物外,该生态系统至少还应有等成分。
(3)人工建造的鱼塘生态系统稳定性往往比天然的湖泊生态系统弱。这是因为鱼塘生态系统。
(4)污染使湖泊中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这说明生态系统的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威胁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
(5)若该湖泊中生活着少量扬子鳄,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请给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扬子鳄的生存与繁衍:。
下图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重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所指的结构是集中的地方;人脑与躯体、内脏联系的通道是脊髓中的。
(2)人形成视觉的感受器是[]。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致眼的[]过度变曲,形成近视。
(3)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流入膀胱。尿液贮存到一定量就会产生排尿反射,请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婴儿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
(4)某人由于脊髓某个部位意外受伤而导致能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则该患者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填序号)。
(5)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突出特征是。
下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⑤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它主要分布在小肠皱襞上的中;食物中复杂的有机物需分解成才能被小肠吸收。
(2)若图中①表示肺部毛细血管,那么结构⑧中的血为。①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的分布特点是。
(3)若⑤为肾脏内的毛细血管,则④比⑥内血液中明显减少的成分是。缠绕在上的毛细血管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新送回血液。
(4)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心脏相关腔室之间血液流动的方向。
(5)若⑤为下肢处毛细血管,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途径: ⑤→。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据报道,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叫"固氮醋杆菌"的特殊固氮菌,这种固氮菌的固氮基因可植入到某些农作物植株内,使这些作物的细胞具有固氮能力,从而"捕获"空气中的氮。研究人员已经用西红柿成功完成试验,目前正用小麦、玉米等进行更大规模试验。该技术一旦推广运用,将大幅减少氮肥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
(1)与酵母菌相比,固氮醋杆菌结构上的典型特点是。
(2)将固氮基因植入农作物植株内,所运用的生物技术是。
(3)固氮菌能"捕获"空气中的氮合成含氮无机盐,这些含氮无机盐对植物体的作用是。
(4)西红柿种子是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应属于。
A. | 孢子植物 | B. | 单子叶植物 | C. | 裸子植物 | D. | 双子叶植物 |
(5)氮肥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易形成PM2.5,PM2.5可直接进入人的,引发哮喘等疾病;人体吸收PM2.5后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通过运送到全身各处。因此,当"灰霾"来袭时,在自我防护方面你的合理建议是(至少写出2条)。
以下是某绿色开花植物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与银杏相比,该植物所特有的生殖现象是。
(2)图乙中的气孔是由图中的[]围成。图丙表示同一植物在不同地区由于受降水量影响而导致叶片上气孔数量的差异,则地区的降水量最大。
(3)一朵花授粉前,对其进行套袋处理,该花依然能结出一个成熟的果实,则该植物花的类型和传粉方式分别为。若该植物的一个果实内含有多粒种子,说明它的每个子房内有多枚。
(4)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为,这些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先要进行。
(5)对比发现,学校实验田中该植物的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产量低。为寻找原因,同学们将肥力均匀的实验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后进行种植实验。结果如下:
地块 |
甲 |
乙 |
丙 |
丁 |
施肥情况 |
含磷无机盐 |
含氮无机盐 |
含钾无机盐 |
不施肥 |
植物的收获量(千克) |
68.11 |
48.83 |
47.72 |
45.22 |
设计种植实验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是,
你判断该实验的实验结论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