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
| A.《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外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 |
| B.《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
| C.《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 |
| D.《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在使馆界驻军的特权 |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 B.马歇尔计划 |
| C.丘吉尔“铁幕演说” | D.杜鲁门主义 |
下边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的拉网人说:“来吧,小鱼!”后来被拉进网的“小鱼”不可能包括 ( )
| A.英国 | B.法国 | C.联邦德国 | D.苏联 |
二战结束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
| A.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 | B.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 |
| C.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 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
“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反映了()
| A.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
| B.“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
| C.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 |
| D.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
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道路。形成这一特点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沙皇专制制度的统治重心在中心城市 |
| B.小农经济仍占优势,城市敌对势力薄弱 |
| C.俄国是个帝国主义国家,城市率领农村 |
| D.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集中在中心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