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H2与O2发生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H2的燃烧热为483.6 kJ·mol-1
B.乙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的可逆反应2NO2(g) N2O4(g)中,各物质的浓度与其消耗速率之间的关系,其中交点A对应的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
C.丙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将A、B饱和溶液分别由t1℃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
D.丁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的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浓度的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
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
仪器 |
药品 |
实验目的 |
A |
托盘天平(带砝码)、胶头滴管、量筒、烧杯、药匙、玻璃棒 |
NaCl固体、蒸馏水 |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 |
B |
分液漏斗、烧瓶、锥形瓶、导管及橡皮塞 |
盐酸、大理石、碳酸钠溶液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C |
酸式滴定管、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夹) |
已知浓度的盐酸、待测NaOH溶液 |
测定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
D |
烧杯、分液漏斗、胶头滴管、铁架台 |
待提纯的AlCl3溶液、NaOH溶液 |
提纯混有MgCl2杂质的AlCl3溶液 |
某混合物X由Al2O3、Fe2O3、Cu、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A.步骤Ⅰ中减少的3 g固体一定是混合物 |
B.步骤Ⅱ中质量减少的物质一定是Cu |
C.根据步骤Ⅰ、Ⅱ可以判断混合物X的成分为Al2O3、Fe2O3、Cu、SiO2 |
D.根据上述步骤Ⅱ可以得出m(Fe2O3)∶m(Cu)=1∶1 |
满足分子式为C4H8ClBr的有机物共有
A.10种 |
B.11种 |
C.12种 |
D.13种 |
下图是将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H2SO4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B.催化剂b表面O2发生还原反应,其附近酸性增强 |
C.催化剂a表面的反应是SO2+2H2O-2e-===SO42-+4H+ |
D.若得到的硫酸浓度仍为49%,则理论上参加反应的SO2与加入的H2O的质量比为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