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合成酶的合成是在
A.线粒体中 | B.核糖体中 | C.高尔基体中 | D.内质网中 |
农业科技人员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在1公顷范围内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又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
A.草原上鼠与牛、羊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
B.这种随机选定区域进行调查的方法称为样方法 |
C.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公顷,必须积极防治 |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则是不准确的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到第二营养级 |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
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 |
B.干早区域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
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 |
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早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
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 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
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能量流动的特点来看,E捕食生物B和C最为经济 |
B.生物G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它占有四种不同的营养级 |
C.生物H占有三种不同的营养级,它的数量较其他生物更为稳定 |
D.如果环境中有汞污染,则通过富集作用可导致生物H体内汞的浓度最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