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范仲淹在杭州知州任上遇到“两浙路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范仲淹创造性地实施了“荒政三策”。一是兴土木,以工代赈。因饥岁工价至贱,正是营造的好机会,又解决了饥民流离失所之苦。二是利用杭州人好佛事、喜旅游的习俗,大兴旅游业。一时饮食、住宿、贸易等服务行业都需要劳力,大增就业者数万人。三是引四方粮商昼夜进粮,结果杭州城粮食爆满粮商只好降价,百姓大大得益。范仲淹的“荒政三策”条条奏效。回答8—9题。范仲淹“荒政三策”蕴涵的经济学道理有
①物价水平是消费水平的基础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对社会生产有重要意义
③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变化影响 ④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范仲淹“荒政三策”条条奏效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创新就要破除一切陈规成说
③坚持量的积累,就能促进事物发展 ④把握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观察下图,请你从矛盾同一性的寓意出发选择漫画标题,最贴切的是()
A.目标:奋斗的方向 | B.信念:勇者的利器 |
C.障碍:跨越的支点 | D.天才:勤奋的结晶 |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毛毛虫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而不调整路线,直至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后来,科学界把因跟随而导致失败的现象称为“毛毛虫效应”。这一效应启示我们要()
①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情况②敢于打破一切既有规则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④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实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经济总量上去了,发展的质量却亟待提高,我们一刻都不能忘记发展中那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风险隐患。这要求我们()
A.搞好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 | B.用综合思维的方式认识事物 |
C.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 D.不能忽视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 |
某公司高价收购了一家外国铁矿公司,却发现需投巨资修建基础设施才能方便地将铁矿运到港口,而公司还没有基础设施修建权。在维持了几年后,该公司不得不黯然撤退。从哲学角度看,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该企业没有()
①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具体把握事物的联系④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哲理相近的是()
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能多困于所溺 |
B.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