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刘义庆的《改过自新》一文,完成小题。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①,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额虎,并皆暴犯②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③”,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④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⑤。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⑥,终无所成。”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⑦邪?”处遂改励⑧,卒为忠臣孝子。
【注】①凶强侠气:凶暴强悍、任性使气。②暴犯:侵害。③三横(hèng):三害。④冀:希望。⑤二陆:指陆机与陆云。陆机世称陆平原,陆云世称陆清河。⑥蹉跎:虚度光阴。⑦彰:显露。⑧改励:改过自勉。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 义兴人谓为“三横”
A.又为活板 | B.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
C.每字为一印 | D.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且 人 患 志 之 不 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周处成长的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甲)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于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①卖田地,以赈②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乙)曹公征荆州,孙权大惧,鲁肃实欲劝权拒曹公,乃激说权曰:“彼曹公者,实严敌也,新并袁绍,兵马甚精,乘战胜之威,伐丧乱之国,克可必③也。不如遣兵助之,且送将军家诣邺④;不然,将危。”权大怒,欲斩肃,肃因曰:“今事已急,即⑤有他图,何不遣兵助刘备,而欲斩我乎?”权然之,乃遣周瑜助备。(节选自《汉晋春秋》)
【注释】①摽biāo:抛弃。②赈:救济。③克可必:指必定会攻克。 ④诣邺 :送到魏国国都,即向魏国投降。⑤即:倘若,如果。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
⑴性好施与( ) ⑵劝权拒曹公( )
⑶不如遣兵助之( )⑷权然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今事已急,即有他图,何不遣兵助刘备,而欲斩我乎?两则短文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鲁肃,请认真品读文本完成以下填空。
(甲)文叙述鲁肃年轻时“以赈穷弊结士为务”,可见他具有⑴的特点;而(乙)文则叙述了⑵一事,突出了他(3)的特点。
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
⑴会天大雨()⑵上使外将兵()
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⑷固以怪之矣()下列句子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字用法、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A.扶苏以数谏故 | B.固以怪之矣 |
C.以塞忠谏之路也 |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认为当时“举大计”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哀溺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解释词语:
咸:()济:()怠:()遂:()翻译句子:
(1)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2)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3分)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解释下列加点词。
(1)以头抢地耳()(2)长跪而谢之()
(3)休祲降于天()(3)天下缟素()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言外之意),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两句话,说说其“潜台词”。(共4分)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我国历史上一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并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主要事迹。
阅读下面的文段。
元子①家有乳母为圆转之器,以悦婴儿,婴儿喜之,母聚孩孺助婴儿之乐。友人公植者,闻有戏儿之器,请见之。及见之,趋焚之。责元子曰:“吾闻古之恶圆之士歌曰:宁方为皂②,不圆③为卿④,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次山奈何任造圆转之器,恣令悦媚婴儿?少喜之,长必好之。教儿学图且陷不义,躬自戏圆又失方正。嗟!嗟!次山入门爱婴儿之乐圆,出门当爱小人之趋圆,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吾岂次山之友也!”
元子召季川⑤谓曰:“吾自婴儿戏圆,公植尚辱我,言绝忽乎。吾与汝圆以应物,圆以趋时,非圆不预⑥,非圆不为,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作者:元结选自《唐文粹》,有删改)
【注释】①元子:元结,字次山,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之一。②皂:皂隶,泛指从事低贱行业的人。③圆:圆滑。 ④卿:公卿,泛指高官。 ⑤季川:元结的堂弟。⑥预:参与。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
①闻有戏儿之器 ()②及见之()③以悦婴儿 () ④长必好之(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结家的乳母做了一个能团团旋转的玩具,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玩具。 |
B.“恶圆之士”认为,宁可行为方正地做个身份低贱的人,也不愿意圆滑地求得富贵。 |
C.公植认为元结在家中教孩子学习图画,嬉戏玩耍,会让孩子玩物丧志。 |
D.元结因孩子“戏圆”之事受到公植的责骂,公植甚至表示要与他断交。 |